陳吉寧:中國城市水環境特征及解決方案

    由于以上三個鎖住效應,水行業也有三個問題:第一整體上技術推動力不是很強,我們可能比高速公路好一些,和發電行業相比,整個行業更粗放一些。還有一個整個系統模式改變非常困難,從根本上換一個模式建設非常困難,因為這些困難,大家容易采取直觀的、簡單的解決方案,比如大量調水方案是最直觀、最簡單的方案,但一定不是最好的技術方案,無論政府也好,還是公眾也好,容易接受這些簡單、直觀的方案,對我們解決城市水污染帶來相當大的障礙。

    第三個特征,今后20年、30年面臨高密度和特殊發展階段問題,尤其高密度問題,對中國城市水環境提出了非常嚴峻自挑戰,如果完全按照發達國家目前方式恐怕解決不了中國現有問題,為什么這樣?很多發達國家城市密度并沒有這么大,我們行業內部有一個10倍規則,污水排放量大概是排放到河流水量的1/10,排到下游之后基本上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凈化,下游城市可以從河水里繼續提水,中國的問題是什么呢?我們是高密度,城市連接在一起,上游的水排到下游若干城市之后,水污染越來越嚴重,可使用情況越來越差,從風險控制角度,下游風險也越來越大,中國主要城市和主要工業過程發生在下游,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提四方面的想法,跟大家討論:第一,我們要把我們的城市水系統跟流域水文系統解耦,我們排放的越少,我們的影響越少,這樣才能支撐高密度的流域水系統水質保護和水環境的保護,能不能做到這一點?核心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好的用水和節水技術,左邊這張圖是從1985-2000年從市場上可以得到的月水的基本器具情況,人均每天用水量120左右,如果按照國家標準計算,這個量可以降到70/天,如果用今天最好的技術,有水量可以達到30的水平,可以大幅度削減,從1995-2000年家庭用水主要變化是城市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的,電器和淋浴大量的應用是核心問題,從2008年開始,如果北京市場上只有高效的用水器具的話,沒有各種其他用水器具,到2020年,北京總生活用水量可以減少將近一半,潛力非常大,如果我們把這個方案以及污水可以回用的方案用到南水北調區的話,將近60%水不需要調,如果考慮要經濟技術,比如必須是市場上可競爭的,大概也有將近20%水是不需要調的,社會上很多人并不關注水,大概也有10%幾的節水潛力,核心問題就是政府實行什么樣的經濟政策,公眾采取什么樣的用水態度,這會極大的影響技術潛力實現的可能性,政府的技術政策、經濟政策對我們將來長期的用水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從工業行業來看,從80年代一直到2004年,我們主要的工業行業用水效率都發生很大變化,無論平均水平,還是先進水平,與世界上先進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小,如果我們采取不同的技術政策,不同工業行業在2030年前后用水量也會有很大不同,如果不控制,工業行業總需水量將會極大的增加,但是如果我們采取中等方案的話,基本上可以穩定在今天的用水水平上。今后10-15年,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中國控制用水量增長的最關鍵時期,10年后我們再做這件事情已經沒有戰略意義了。工業節水主要過程在什么地方呢?兩個方面是并重的,一個是工業過程本身的工藝節水,工業工藝革新之后帶來的節水,另外一個是回用,回用和工藝節水兩方面都會發揮重要的作用。今天從節水角度來講我們進入到了非常重要的技術選擇戰略期,也進入了政策調整的特殊戰略期,我們可以列出節水的重要技術清單,可以做出結構優化和調控的相關政策,需要政府盡快采取措施。前面講的是我們城市和流域的水文系統,我們實現能夠解耦,技術上可以實現,實際上能不能實現取決于政府的技術政策、取決于我們的經濟政策、取決于我們民眾的態度。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