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如此,國家財政部會同建設部和其他部門專門發了財監【2007 730號】文件,對除沿海發達省市之外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城鎮污水處理配套管網建設進行補貼,這個補貼是我們國家第一次對管網建設大規模的進行補貼,這個文件是今年開始實施的,文件指出,十一五規劃內的配套管網建設,已建成使用的每公里獎20萬元,十一五規劃內污水處理能力每增加
第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即將正式啟動,這個專項總體目標就是針對我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關鍵的技術瓶頸問題,通過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構建我國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技術體系和水環境管理技術體系,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水體污染測控控制、水環境質量改善的技術體系,為國家的重點水污染治理工程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這個項目還要求大幅度的削減污染物的負載,示范區的水環境質量要求明顯改善,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明顯提高,并為推動流域的整體治理提供技術支撐,實現水體主要污染物的減排目標。
第四項目標,大幅度提高我國水污染控制與治理的綜合技術水平,大家知道水體污染控制技術的發展趨勢是非常明了的,是由行政區域為主向分區分類分級分區流域的綜合管理模式發展,形成技術監管、經濟社會多層次流域水污染的防治體系,由末端治理轉向源頭控制、清潔生產、循環生產相結合的全過程控制,由單向技術研發轉向集成技術的綜合應用。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這方面的路子還非常的長遠。
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的流域性規定了我們這個項目必須著眼于流域進行治理,從不同的生態功能區、不同的控制單元、不同的排放縣市針對不同的污染源制訂不同的保護標準,從流域整體上統籌水污染的治理、生態的修復、污染物的預警和控制,進行集成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