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認為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高院士:海水是一個極其復雜的低品位體系,這不僅要有單項技術的突破,也應考慮綜合利用。因此,未來的海水利用必將走向集成技術和過程優化。海水淡化方法的集成大致有三種形式:一是海水淡化方法本身及方法間的集成;二是能源與海水淡化過程的集成;三是“發電—海水淡化—綜合利用”的深度集成。而優化是指通過對所有過程的影響因素進行統籌,確定系統中物流、能流的所有可能的匹配關系,構造出集成系統的超結構模型,然后選定合適的目標函數,如總費用最小或淡水生產成本最低,在給定的條件下進行優化求解。
記者:據了解,海水淡化過程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請問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可采取哪些措施最小化這種影響?
高院士:海水利用是一個耗能的過程,每生產
記者:請您從科研角度談談我國未來應從哪些方面促進海水利用技術發展?
高院士:目前,我國海水利用在國際上是有競爭力的,推廣海水利用技術是可行的。未來,我國海水利用技術應以自主技術為主,消化吸收為輔;注重能力建設,以使該技術不斷地向工藝簡便、高效節能和清潔生產的方向邁進;強化產業化技術支撐體系,產業化和示范工程可采用政府投入與社會資金相結合的模式;政府管理方面,應構筑政策、法規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鼓勵企業界的介入,促進海水利用產業發展,并參與國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