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海水淡化 >> 

加大海水利用力度促進青島經濟發展

時間:2006-12-07 來源: 作者:

淡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但是淡水資源只占全球總水量的2%。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淡水資源緊缺已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嚴峻問題。早在1977年聯合國水資源委員會就向世界發出警告:“世界上在發生石油危機之后的下一個危機就是水的危機”;。當前,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缺水,而我國則是14個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人均淡水只是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在全國300條個缺水的城市中,有100多個嚴重缺水,尤其是北方沿海地區,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缺水問題日益成為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

面對占地球表面積80%的海洋,充分利用海水資源來解決淡水資源的危機是沿海國家的共同趨勢。20世紀70年代以來,諸多國家都加入到了利用海水的發展潮流中。我國政府也非常重視水資源的持續利用,并把綜合利用海水列入了《中國對世紀議程》海水是取之不盡的水資源,利用海水來代替部分淡水資源是緩和我國沿海城市淡水緊缺的重要途徑。充分利用海水資源,勢在必行。

一、青島市水資源狀況及面臨的問題

青島市地處膠東半島,三面環海,境內多低山、丘陵,地下以花崗巖系為主,儲水性很差,其地理位置和地質條件決定了水資源短缺的現狀。青島市多年降雨量為695.4毫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370立方米,為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3%,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遠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絕對缺水標準,是全國最嚴重的缺水地區之一。目前,青島市區城市供水主要有大沽河水源地、嶺山水庫、引黃濟青工程及市區井群,計14座大中型水庫、13出地下水源地擔負城市供水任務。1999年青島市區綜合供水能力為 56.33萬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為 46萬立方米/日左右。從市區供水狀況看,在引黃濟青工程開通之前,青島市一直遭受缺水的困撓,引黃濟青工程建成后,缺水情況才得到暫時的緩解,但仍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青島市供水不足的問題。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青島市仍有可能發生新的供水危機,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以城市為中心的供水緊張問題日益突出

根據青島市有關部門實施開源節流后對城市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預計2005年全市城市供水基本平衡,2010年缺水28.34萬立方米/日,其中青島市區缺水20.03萬立方米/ 日;2030年缺水155.41萬立方米/日,其中市區缺水73.19萬立方米/日。

(二)城市和工業用水水源地建設難度越來越大

由于青島市當地開源節流的能力有限,因此缺水量只能通過跨流域調水來解決。按照南水北調工程計劃,在2010年前增加的長江水通過加大棘洪灘水庫調蓄即可滿足青島市供水量的增加,預計2010年后尚需再增加一個調蓄水庫。根據工程測算,僅2010年前新建一處調蓄水庫(官路水庫)需投資10.44億元,建設期2一3年,加上城市供水水廠配套更新改造工程總投資預計達到50億元,屆時城市供水平價價格將由現在的1.7元/立方米增加到   6元/平方米。

(三)局部超采地下水造成環境惡化

水是稀缺資源,要按照統籌調配、合理使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原則,在考慮生態環境用水的同時,作到取之有度和采補平衡。由于城鄉開發條件的差異,青島市地下水開發極不平衡,部分地區超采地下水已經引起了環境、社會和經濟問題,造成地面沉降、水質惡化及海水入侵等后果,給社會帶來了巨大危害。

(四)水資源環境的惡化進一步加劇了水危機

由于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全市有40%的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從歷年的監測結果看,受污染的程度正增加,水質惡化日趨嚴重。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