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海水淡化 >> 

21世紀沿海城市水資源安全保障的根本出路

時間:2006-12-07 來源: 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 作者: 李常建

資源危機使得生產生活中的一些自然資源價值明顯凸現。其中水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不可缺少和替代的自然資源,也是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隨著水資源危機的加劇和水環境質量的不斷惡化,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全球倍受關注的資源環境問題之一。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淡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并沒有像煤、油等那樣作為一種消耗資源來認識。水作為一種特殊的消耗性短缺資源,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活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家長期發展需要的重要戰略資源和關系國家安全的重要戰備物資,是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經濟高連發展的沿海城市的社會經濟用水供需矛盾尤為突出。

一、沿海城市水資源短缺形勢及對策

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和人口的急劇增加,淡水資源危機問題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目前,用水量以每年接近5%的速度遞增,照此下去,每15年用水總量就翻一番,在2030年以前,地球上將有1/3以上的人面臨淡水(以下簡稱水)資源危機。

中國是水資源大國,同時也是最為缺水的國家之一。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而人均水資源量為2340立方米,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處于缺水上下限(3000~10000m3/人)之間,僅居世界第100位左右,被聯合國列為13個最貧水國之一。全國668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年缺水量約60億立方米,其中110多個嚴重缺水。因缺水造成每年城市工業產值損失在1200億元以上,相當于一個中等省份全年的GDP總值,且呈增長之勢。許多沿海城市定時限量供水,其超量部分計收水價高出基本水價的幾倍甚至幾十倍,有的城市高達州一60元/噸,給居民生活和工業發展帶來嚴重不便和損失。

目前我國供水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為主。有的城市因地下水過度開采,輕者地下水位下降;重者,已形成了幾百公里的大漏斗,海水倒灌達幾十公里,且以每年400米以上的速度入侵,嚴重的破壞了地質結構和生態環境。據地礦部門測定,華北地區49個縣市地面裂縫達400多條,僅秦皇島市海水倒灌已達55平方公里,為了維持今天的生存與發展,人們不得不一直在喝“子孫水”,長此以往地下水將面臨枯竭的危險。

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居民生活水平較高,它以全國 13%的土地,養活了全國40%的人口,創造了6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其經濟的建康、持續、快速發展對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沿海城市和地區人均水資源量大部分低于500立方米,幾乎所有城市都嚴重缺水,并呈逐年加劇的趨勢。

淡水資源危機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沿海城市和地區21世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