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海水淡化 >> 

海水利用與沿海經濟增長

時間:2006-12-07 來源: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海洋分會 作者:張寶印

二、加快我國海水利用技術產業發展的思路和措施

加快我國海水利用技術產業發展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海水水資源和化學資源的開發技術是成熟的。如海水直接利用的關鍵技術主要是防海水腐蝕和防海水生物附著、過濾泥沙等技術。當今,這些技術都不成問題了。海水直流冷卻國外已有80多年歷史,在我國也應用60多年了。比直流冷卻先進的循環冷卻技術,我國組織的“八五”、“九五”技術攻關項目已取得成效。海水沖廁技術已有香港特區40多年的經驗,技術也不成問題。海水淡化技術國際上已有40萬m3/d大型淡化廠問世。我國這幾年通過引進先進技術裝備和自主創新的努力,在技術上也有很大突破。例如大港發電廠早在80年代就引進了美國多級閃蒸海水淡化裝置,現在青島市黃島電廠與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所合作,正準備引進以色列的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裝置。這種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發展我國的海水淡化事業的辦法是發展海水淡化事業的可取捷徑。當然我們也不忽視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基礎上的國產化和創新工作。例如華北電力大學和河北電力設備廠在大港發電廠配合下,參考美國技術,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1200 m3/d多級閃蒸淡化裝置,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又如河南德昌銅鋁型材公司,他們在國外5052鋁合金列管基礎上,研制的耐海水腐蝕的高性能特種鋁合金列管性能好、成本低,成為國內首創,居于世界先進水平的產品,贏得多家公司的定貨。又如國家海洋局杭州水處理技術開發中心,為舟山研制的500 m3/d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已正常運行多年,現又正在為山東長島和浙江嵊泗島生產的1000 m3/d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提取海水化學物質的產業及衍生產業在我國沿海省市也有很大發展,其中山東;瘓F的發展更是突出。

所以,加快我國海水利用技術產業發展的技術條件已經具備,也有巨大的國內外市場需求潛力,現在就看我們的主觀努力如何了。

2、加強國家和沿海地方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是關鍵。海水利用技術產業是新興產業,涉及面寬,滲透性、分散性強,實力弱小,要形成相對獨立的產業,沒有政府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措施是不行的。例如要有國家規劃計劃指導、資本金投入、項目支持、價格支持、稅收優惠、調整相關海水利用的產業結構、指導相關企業發展合作等,才能把分散在各產業中的海水利用的生產技術部門優勢聯合起來形成新興產業。政府對經濟發揮主導作用和管理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那種不要政府管理企業的說法是錯誤的。不僅中國企業政府管理,就是西方政府也不是不管企業。問題不在于管不管,而在于監督政府管好。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