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結論
通過以上的實驗工作和分析討論,可得出如下結論:
①BMP測定表明,厭氧處理時焦化廢水中CODcr甲烷化率的極限比例為41.9%;
②對生物有抑制和毒害作用的低濃度焦化廢水不會使ASBH中顆粒污泥解體;
③ASBR厭氧預處理焦化廢水的重要工藝條件為:進水時間與反應時間之比值(tf/tr)、攪拌強度、間歇攪拌方式。進水時間與反應時間之比值取0.5,沼氣攪拌強度取300mL/min,間歇攪拌方式取100s/45min;
④用ASBR厭氧預處理焦化廢水時,在中溫35℃下運行,反應器中ρ(MLSS)值為22.9g/L,運行周期取24h(其中進水7.2h,反應14.3h,沉淀2.0h,排水0.5h)。當進水CODcr的質量濃度為416~1304mg/L,有機負荷(CODcr)為0.17~0.54g/(L·d)時,CODcr去除率為30%~40%,出水SS的質量濃度小于150mg/L。
參考文獻:
[1]錢易,湯鴻霄,文湘華,等.水體顆粒物和難降解有機物的特性與控制技術原理(下卷)[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2]R
E Speece.工業廢水的厭氧生物技術[M](李亞新,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3]張希衡,王寶泉,劉新榮,等.廢水厭氧生物處理工程[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李亞新(1941~),男,遼寧義縣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liyax@ty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