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運行結果 | |||
試驗階段 |
第一階段 |
第二階段 |
第三階段 |
時間(d) |
1~29 |
30~59 |
60~90 |
溫度(℃) |
35 | ||
進水pH |
7.5~8.0 |
7.8~8.9 |
8.5~8.9 |
進水COD(mg/L) |
1
865~2
587 |
3
885~4
877 |
8
023~11092 |
v(m/h) |
2.65 |
3.22 |
4.35 |
OLR[gCOD/(L·d)] |
15.0~24.9 |
27.3~36.96 |
33.88~37.52 |
SLR[gCOD/(gVSS·d)] |
0.73~1.60 |
1.47~2.48 |
1.87~2.50 |
COD去除率(%) |
83.2~91.8 |
83.9~89.8 |
89.3~92
.8 |
出水COD(mg/L) |
184.6~386.6 |
447.1~658.9 |
575.0~1120.3 |
出水SS(mg/L) |
159~377 |
342~552 |
501~780 |
階段描述 |
提高負荷期 |
提高負荷期 |
穩定運行期 |
注:OLR為反應器的COD容積負荷;SLR為反應器的COD污泥負荷;v為上升流速。 |
①Ⅰ室
IC反應器Ⅰ室在高負荷下運行,其COD去除率為60%~70%。反應器的初始容積負荷為31.25kgCOD/(m3·d),COD去除率為62.3%。第29天容積負荷升至50.8kgCOD/(m3·d),COD去除率為59.8%。在第55天反應器進水COD濃度為4500mg/L,污泥負荷為3.99gCOD/(gVSS·d),COD去除率為61%。第89天容積負荷和污泥負荷分別為76.83kgCOD/(m3·d)、3.97gCOD/(gVSS·d),COD去除率為64.3%。
、冖蚴
與Ⅰ室相比,Ⅱ室的運行負荷相對較低,以Ⅱ室進水COD濃度計算則Ⅱ室的COD去除率為60%~85%,去除的COD占反應器進水COD的20%~30%。Ⅱ室的初始負荷為10.9kgCOD/(m3·d),COD去除率為61.0%;第57天有機負荷達到最大[28.8kgCOD/(m3·d)],COD去除率為73.15%。
2.2 影響因素分析
在控制反應器溫度為(35±1)℃、試驗用水為葡萄糖配水的條件下,主要研究了容積負荷、升流速度、進水COD濃度和進水pH值的影響。
、偃莘e負荷
UASB反應器在處理中、高濃度廢水時最大容積負荷只能達到10~20
kgCOD/(m3·d),因容積負荷過高會導致顆粒污泥流失[2],而IC反應器的最大容積負荷可達36.96~37.52kgCOD/(m3·d)(見表2),這是因為60%~70%的有機物在Ⅰ室得到降解,產生的大量沼氣被一級三相分離器收集后排出反應器,因此不會在Ⅱ室中產生很高的氣體上升流速,對顆粒污泥的流失影響較小。?
IC反應器在高負荷下運行仍能達到很高的COD去除率(見表2),這與反應器具有液體內循環密切相關。經分析可知,當容積負荷升高時產生的沼氣量增加,推動液體形成的內循環流量增大,進水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稀釋和調節,Ⅰ室內液固充分接觸,傳質速率增加,使有機物易于得到降解。
②混合液的上升流速
一般認為,以顆粒污泥為主體的UASB的混合液上升流速宜控制在0.5~1.5m/h,而IC反應器的混合液上升流速為2.5~10m/h[3](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質與微生物間的傳質過程)。試驗發現,在2.65~4.35m/h的上升流速下Ⅰ室的沼氣產量明顯增加,造成氣提管中的液體通量明顯增大和中間回流管的流量加快,這說明通過增加進水量的方式可明顯提高反應器中的循環比例(一方面可改善反應器底部對進水COD負荷的承受能力,提高反應器的抗沖擊負荷能力;另一方面可提高流速而強化傳質過程,避免了反應中可能出現的局部基質濃度過高現象,確保了反應器能正常穩定地運行)。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