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工業廢水處理 >> 

內循環厭氧反應器的運行特性

時間:2007-02-06 來源: 作者:丁麗麗 任洪強 華兆哲 陳堅


    IC
反應器的試驗條件和運行結果見表2。

2 運行結果

試驗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時間(d)

129

3059

6090

溫度()

35

進水pH

7.58.0

7.88.9

8.58.9

進水COD(mg/L)

1 8652 587

3 8854 877

8 02311092

v(m/h)

2.65

3.22

4.35

OLR[gCOD/(L·d)]

15.024.9

27.336.96

33.8837.52

SLR[gCOD/(gVSS·d)]

0.731.60

1.472.48

1.872.50

COD去除率(%)

83.291.8

83.989.8

89.392 .8

出水COD(mg/L)

184.6386.6

447.1658.9

575.01120.3

出水SS(mg/L)

159377

342552

501780

階段描述

提高負荷期

提高負荷期

穩定運行期

注:OLR為反應器的COD容積負荷;SLR為反應器的COD污泥負荷;v為上升流速。

①Ⅰ室
  IC反應器Ⅰ室在高負荷下運行,其COD去除率為60%70%。反應器的初始容積負荷為31.25kgCOD/(m3·d),COD去除率為62.3%。第29天容積負荷升至50.8kgCOD/(m3·d)COD去除率為59.8%。在第55天反應器進水COD濃度為4500mg/L,污泥負荷為3.99gCOD/(gVSS·d),COD去除率為61%。第89天容積負荷和污泥負荷分別為76.83kgCOD/(m3·d)、3.97gCOD/(gVSS·d),COD去除率為64.3%。
 、冖蚴
  與Ⅰ室相比,Ⅱ室的運行負荷相對較低,以Ⅱ室進水COD濃度計算則Ⅱ室的COD去除率為60%85%,去除的COD占反應器進水COD20%30%。Ⅱ室的初始負荷為10.9kgCOD/(m3·d)COD去除率為61.0%;第57天有機負荷達到最大[28.8kgCOD/(m3·d)]COD去除率為73.15%。
     2.2
 影響因素分析
  在控制反應器溫度為(35±1)℃、試驗用水為葡萄糖配水的條件下,主要研究了容積負荷、升流速度、進水COD濃度和進水pH值的影響。
 、偃莘e負荷
  UASB反應器在處理中、高濃度廢水時最大容積負荷只能達到1020 kgCOD/(m3·d),因容積負荷過高會導致顆粒污泥流失[2],而IC反應器的最大容積負荷可達36.9637.52kgCOD/(m3·d)(見表2),這是因為60%70%的有機物在Ⅰ室得到降解,產生的大量沼氣被一級三相分離器收集后排出反應器,因此不會在Ⅱ室中產生很高的氣體上升流速,對顆粒污泥的流失影響較小。?
  IC反應器在高負荷下運行仍能達到很高的COD去除率(見表2),這與反應器具有液體內循環密切相關。經分析可知,當容積負荷升高時產生的沼氣量增加,推動液體形成的內循環流量增大,進水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稀釋和調節,Ⅰ室內液固充分接觸,傳質速率增加,使有機物易于得到降解。
  ②混合液的上升流速
  一般認為,以顆粒污泥為主體的UASB的混合液上升流速宜控制在0.51.5m/h,而IC反應器的混合液上升流速為2.510m/h[3](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質與微生物間的傳質過程)。試驗發現,在2.654.35m/h的上升流速下Ⅰ室的沼氣產量明顯增加,造成氣提管中的液體通量明顯增大和中間回流管的流量加快,這說明通過增加進水量的方式可明顯提高反應器中的循環比例(一方面可改善反應器底部對進水COD負荷的承受能力,提高反應器的抗沖擊負荷能力;另一方面可提高流速而強化傳質過程,避免了反應中可能出現的局部基質濃度過高現象,確保了反應器能正常穩定地運行)。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