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水質監測技術的應用 >> 

地面水質監測方案的制訂

時間:2006-12-25 來源: 作者:

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水樣是水質監測的關鍵環節。盡管分析方法標準化,操作程序規范化,但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首先依賴于樣品的采集和保存。因此,采樣前需現場調查,收集資料以確定采樣斷面和采樣點的設置,確定采樣頻率、采樣方法及樣品保存等因素。

基礎資料的收集

在制訂監測方案之前,近可能完備的收集欲監測水體及所在區域的有關資料,主要有四個方面.

監測斷面的設置

在對調查研究結果和有關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根據監測目的和監測項目,并考慮人力、物力等因素確定監測斷面和采樣點。

監測斷面的設置原則的確定,主要考慮水質變化較為明顯或特定功能水域或有較大的參考意義的水體,具體來講可概述為六個方面。

采樣點的設置

一、河流監測斷面的設置

對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設置對照斷面、控制斷面和削減斷面,我們來通過一個例子來理解這幾個概念。

對照斷面:為了解流入監測河段前的水體水質狀況而設置。這種斷面應設在河流進入城市或工業區以前的地方,避開各種廢水、污水流入或回流處。一個河段——般只設一個對照斷面。有主要支流時可酌情增加。

控制斷面:為評價、監測河段兩岸污染源對水體水質影響而設置。其數目應根據城市的工業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況而定。斷面的位置與廢水排放口的距離應根據主要污染物的遷移、轉化規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學特征確定。

削減斷面:是指河流受納廢水和污水后,經稀釋擴散和自凈作用,使污染物濃度顯著下降,其左、中、右三點濃度差異較小的斷面。通常設在城市或工業區最后一個排污口下游1500m的河段上。

采樣點位的確定

在監測斷面確定下來之后,新問題有出現了:對于一個寬達數十米乃至數百米、上千米,深達幾米乃至幾十米上百米河流,我們應該在哪個垂線處哪個深度取樣呢?

通常來講,可以參照下述方法。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應根據待測河流的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的,只要把握好“樣品的代表性”這一總原則。

河流采樣斷面上采樣點的設置,應根據河流的寬度和深度而定。一般水面寬50米以下,只設 一條中泓垂線;水面寬50-100米,設左、右兩條垂線;水面寬在100-1000米時,應設左、中、右三條垂線,水面寬大于1500米時至少應設五條等距離的垂線。

一般采樣點都設在水面下0.2—0.5米處。

對于較大較深的水體,由于水質情況與水的深度有關,如水的溫度、溶解氧、藻類、微生物分布等等都隨水深而變化。因此,采樣點的布設除考慮平面位置外,還有必要在垂線上布點。通?筛鶕枰,在平面采樣點的垂線上分別采集表層水樣(水面下約0.5-1米),深層水樣(距底質以上約0.5-1 米)以及中層水樣(表層和深層采樣點之間的中心位置處)。此外,按照一般經驗,盡量要避免在水和河床的交界外,如緊靠河岸、河底、渠壁25厘米以內的位置上采集水樣,因為這里的水樣往往沒有水的本體的代表性。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地面水質監測方案的制訂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