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水質監測技術的應用 >> 

地面水質監測方案的制訂

時間:2006-12-25 來源: 作者:

1.背景值監測點的設置

背景值采樣點應設在污染區的外圍不受或少受污染的地方。對于新開發區,應在引入污染源之前設背景值監測點。

2.監測井(點)的布設

監測井布點時,應考慮環境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開采情況、污染物的分布和擴散形式,以及區域水化學特征等因素。對于工業區和重點污染源所在地的監測井(點)布設,主要根據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擴散形式確定。例如,滲坑、滲井和堆渣區的污染物在含水層滲透性較大的地區易造成條帶狀污染;污灌區、污養區及缺乏衛生設施的居民區的污水滲透到地下易造成塊狀污染,此時監測井(點)應設在地下水流向的平行和垂直方向上,以監測污染物在兩個方向上的擴散程度。滲坑、滲井和堆渣區的污染物在含水層滲透小的地區易造成點狀污染,其監測井(點)應設在距污染源最近的地方。沿河、渠排放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因滲漏可能造成帶狀污染,此時宜用網狀布點法設置監測井。

一般監測井在液面下0.3-0.5m處采樣。若有間溫層或多含水層分布,可按具體情況分層采樣。

采樣時間和采樣頻率的確定

(1)每年應在奉水期和枯水期分別采樣測定;有條件的地方按地區特點分四季采樣;已建立長期觀測點的地方可按月采樣監測。

(2)通常每一采樣期至少采樣監測1次;對飲用水源監測點,要求每一采樣期采樣監測兩次,其間隔至少10天;對有異常情況的井點,應適當增加采樣監測次數。

水污染源監測方案的制訂

水污染源包括工業廢水源、醫院污水源和生活污水源等。

在制訂監測方案時,首先也要進行調查研究,收集有關資料,查清用水情況、廢水或污水的類型、主要污染物及排污去向和排放量,車間、工廠或地區的排污口數量及位置,廢水處理情況,是否排入江、河、湖、海,流經區域是否有滲坑等。然后進行綜合分析,確定監測項目、監測點位,選定采樣時間和頻率、采樣和監測方法及技術,制訂質量保證程序、措施和實施計劃等。

采樣點的設置

水污染源一般經管道或渠、溝排放,截面積比較小,不需設置斷面,而直接確定采樣點位;

1.工業廢水

(1)在車間或車間設備廢水排放口設置采樣點監測一類污染物。這類污染物主要有汞、鎘、砷、鉛的無機化合物,六價鉻的無機化合物及有機氯化合物和強致癌物質等。

(2)在工廠廢水總排放口布設采樣點監測二類污染物。這類污染物主要有懸浮物、硫化物、揮發酚、氰化物、有機磷化合物、石油類、銅、鋅、氟的無機化合物、硝基苯類、苯胺類等。

(3)已有廢水處理設施的工廠,在處理設施的排放口布設采樣點。為了解廢水處理效果,可在進出口分別設置采樣點。

(4)在排污渠道上,采樣點應設在渠道較直、水量穩定,上游無污水匯入的地方。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地面水質監測方案的制訂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