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水質監測技術的應用 >> 

淮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

時間:2006-12-25 來源: 作者:

(五)繼續做好重點水功能區、省界河段和重點控制斷面水質監測工作,為水資源保護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

經過10年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惡化的趨勢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大部分河流功能區水質仍達不到功能區保護目標的要求,上下游省際間水質矛盾依然突出。2005年我們根據《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的規定,繼續做好重點水功能區水質監督監測工作,突出保護供水水源地;繼續做好省界河段和重點控制斷面水質監測工作,監督跨省河流出境水質;發布《淮河流域及山東半島重點水功能區水資源質量狀況通報》、《淮河流域省界水體及主要河流水資源質量狀況通報》,加強宣傳工作,為水資源保護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

(六)加快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推進水文現代化

水質自動監測具有連續觀測水質水量變化情況,對監視水污染突變,為管理部門提供快速決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由于監測頻次遠遠多于人工取樣化驗,水質數據積累多,因此水質評價結果更加客觀準確。水質水量自動監測是水文事業今后發展的方向。近年來淮河流域環保部門水質自動監測發展很快,幾年建設了大量的水質自動監測站。而水利部門由于各種原因,水質自動監測能力還非常薄弱,剛剛起步,目前僅有淮河干流魯臺子一座正在建設當中。為了提高監測能力和手段,適應水資源保護的發展,作為水文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水質監測現代化也是我們要努力實現的目標,F在,許多重要的河流水質控制站需要發展自動監測,也還有發展水質自動監測的可行性,因此,我們將努力創造條件,爭取條件,加快水質自動監測能力的建設。希望水利部繼續給予支持。

2004年,我們已經開始組織開發水質信息管理及分析評價系統,并且利用“948項目”開始引進國外先進的水資源實時監控和管理調度技術。

2005年我們要盡快完成系統的開發和水資源實時監控及管理調度技術的引進工作,進一步提高水質信息管理水平和水質分析評價能力,提高水資源實時監控和調度管理能力,努力加快水質監測工作信息化現代化的步伐。

同時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監測實驗室內部質量管理和監測人才培養力度。2005年按照《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的要求,加強內部質量控制,按照水利部的統一部署,參加并完成各項考核工作;要加大監測人員技術培訓力度,提高了監測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還要加大大型儀器設備開發、實驗質量室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培養力度。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淮河是一條特殊和復雜的河流,水多、水少、水臟三大問題都比較突出,淮河流域水質監測與水資源保護工作任務十分艱巨。汪部長在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上的工作報告中指出,水利工作要突出抓好四件大事,一是要把保障飲水安全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務;二是堅定不移地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三是維護河流健康生命;四是高度重視建設水利水電工程帶來的生態問題?梢哉f這四件大事都與淮河流域水質監測和水資源保護工作密切相關。飲用水的安全涉及到水質監測和水質保護問題;節水既關系到水量得保護,也關系到水質保護,減少用水一方面可以增加河道生態用水,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污水排放;至于河流生命健康問題,必然涉及到水量保障和水質安全;重視建設水利水電工程帶來的生態問題,水資源保護部門責無旁貸,我們水質監測部門作為水資源保護的技術支撐,同樣責無旁貸。目前我們正在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及水利部的要求,開展閘壩運行管理評估工作,對嚴重影響生態的閘壩工程提出調整運行方式等處理意見;根據水利部的要求,2005年還要在淮河流域開展水質水量統一調度的試點,這些工作都離不開水文監測的支撐。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有信心在水利部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加強協作,密切配合,不斷開創淮河流域水質監測與水資源保護工作新局面。

 

上一頁 頁碼:[<< 1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淮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