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供水水質監測技術
時間:2006-12-25 來源: 作者:
3.4水中微生物的檢驗
在“2000年規劃”中規定,考慮到要與國際飲水標準接軌,要求檢驗水源水及飲用水中糞型大腸桿菌、糞型鏈球菌、亞硫酸鹽還原菌來判斷水源污染狀況。一般檢驗方法是原水多采用多管發酵法,飲用水采用超濾膜法,具體檢驗方法建設部已頒布行業標準(CJ/T148-2001)。
3.5水中化學物質致突變性的檢測
近20年來對水中化學物質致突變性的檢驗方法已接近100多種,但經常用于環境污染檢測致突變性的方法約20多種,“2000年規劃”中規定采用Ames試驗法,其方法的檢驗結果在致突變與致癌變的一致率還有一定差距,但由于其操作快速易行,目前仍列為首選的方法。
其原理是將一定量水樣濃縮后殘留物質是否能構成對基因致突變,常用鼠傷寒沙門氏菌做試驗,用受試物質誘發沙門氏菌突變型恢復為野生型的能力試驗。采用的菌種是營養缺陷型,它不能自給合成組氨酸,在缺乏組氨酸的培養基上不能生長,如果在受試物作用下,使致突變型轉化為野生型就能在培養基上生長菌落,根據菌落多少,就可以判斷受試物的致突變性強弱。
目前天津、北京、上海、深圳、武漢、昆明監測站具有這種檢驗能力。
3.6經水傳播的寄生蟲檢驗
蘭氏賈弟鞭毛蟲,隱孢子蟲,寄生蟲病遍及全世界,在人類傳染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飲用不清潔的水,是寄生蟲傳播的主要途徑,目前對隱孢子蟲病還沒有特效藥治療,因此對患者產生嚴重危脅。美國1965年至1984年共報導過90多起暴發流行賈弟蟲病,日本1996年也曾暴發過,1998年悉尼市報導自來水中檢查出賈第蟲,并號召市民飲用開水。我國衛生部門也有相關報道,特別是近年艾滋病蔓延,患者免疫力下降,傳染上隱孢子蟲病后,構成了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引起了國際上的重視,目前我國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檢測方法及相關標準。
4.進一步發揮水質監測技術優勢,改善飲水水質
開展城市供水水質的監測監督最終目的是保證和改善城市供水水質,提高市民身體健康水平。
十多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中國水協和供水企業都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供水企業在人力、設備、改善環境、提供資金都給予了力所能及的大力支持,在監測站全體職工的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各監測站的檢測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有些監測站已經達到國際同行業水監測實驗室的水平,為保證城市供水水質做出了很大成績。
今后仍應繼續加強監測,全面提高監測水平,更充分的利用先進的監測技術,查出本地區水質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問題,開展改善水處理工藝的試驗研究,提供可行的技術改進方案,為達到最終目的,保證和改善城市供水水質,為本地區供水事業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汪光濤,城市供水行業2000年技術進步發展規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年
2
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1
3
蔡宏道,現代環境衛生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4
王琳、王寶貞,飲用水深度處理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5
高小霞,現代原子發射光譜分析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