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規劃目標
本次規劃的基準年為2000年,規劃近期水平年為2010年,遠期水平年為2020年。
近期目標(2010年):水質站點應達到與國家水文站相結合、滿足水功能區水質監測要求,實現站點優化布局。加強能力建設,強化以流域和。ㄗ灾螀^、直轄市)級水環境監測中心為骨干、。ㄗ灾螀^、直轄市)水環境監測分中心為基礎的水質監測體系。在完善常規水質監測的基礎上,大力提高水質監測系統的機動、快速反應能力和自動測報能力,實現重點地區、重點水域和供水水源地的水質自動監測。對全國水質監測評價信息進行系統的分析、合理的分類和組合,建立統一的信息存儲交換標準,構建各種專業應用系統,提高數據傳輸和分析效率。
遠期目標(2020年):通過進一步優化水質監測站點布局,加強水質監測能力建設,逐步開展水生態環境監測、遙測等。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手段,通過規范化的信息管理,實現全國水質監測數據的共享和傳輸,滿足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及社會公眾對水質信息的需要。提高對突發、惡性水質污染事故的預警預報及快速反應能力,判斷發展趨勢及成因分析。對重要決策及常規管理提供信息支持,為管理部門提供多方位、多側面準確、快捷的信息服務。
4.主要內容
(1)水質監測站網規劃
根據規劃目標、原則,在對水質站網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規劃技術原則、分階段目標和規劃實施方案。水質站網規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降水水質監測站網規劃。
(2)水質監測能力建設規劃
根據規劃目標、原則,在對全國水質監測能力現狀水平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規劃的技術原則、分階段目標和規劃實施方案。監測能力建設包括水質監測中心、分中心,移動實驗室,自動監測,儀器設備改造等方面內容。
(3)水質信息系統能力建設規劃
水質信息系統是水文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本著不重復建設,以實用、先進、開放為原則,確定水質信息系統能力建設的內容與規模。
(4)水質技術體系規劃
按照水質監測行業管理職能和健全服務體系的要求,以保障水質監測事業發展為原則,確定水質監測科研、政策法規等行業管理方面的內容。
同時,根據水質監測工作的需要,結合規劃開展兩個專題的研究:水質監測采樣代表性的研究及水質水量相結合分析評價方法的研究。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