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經驗表明,通過對管網水質的監測,對水質監測數據(如濁度、余氯、菌類、總鐵等)變化的有關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可以及時地把分析結果反饋給水廠,調整各種內控指標,改善制水、凈水工藝,從而制訂出合理的出廠水水質數據,進一步加強了水質控制把關,并為領導提供了很好的管理依據。具體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經驗:
一、通過對管網水質的監測,取樣點的取樣,加強了與用戶的直接聯系,第一時間聽到用戶的意見和建議,對我們技術的改進和深化企業內部的管理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通過對管網水質的監測,從中發現用戶用水點的水質異常變化,反過來可以指導生產,提高企業管理。
。保芫W監測如果濁度超標,反映出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可能有些環節未處理好,如原水濁度突變而生產中未及時進行處理;個別濾池滲漏等;管網施工接駁工程竣工后閥門開啟過快、過急;搶修后較大干管通水時管道內部有雜物或開啟閥門過急;用戶違章用水的間接供水設施與市政管道連通,當市政管道壓降時,二次水倒灌入管網造成污染等。
。玻覀冊趯嶋H監測中發現管網中游離余氯有時會低于標準值,反映出廠內可能投氯發生故障;管網局部干管用水量少,造成管內水滯留等等。
3.如果管網監測細菌類指標超標,反映出取樣點附近供水管網搶修后恢復供水時,施工中滲入污水或其它污穢物;違章用戶造成供水管網二次污染;出廠水余氯控制指標未適應水質變化等等。
。矗芫W監測中總鐵超標,反映出管網中渾濁度可能偏高;供水管網管材質量存在問題,年久殘損、腐蝕或者使用了劣質的管材;干管閥門關閉后開啟過急,造成生銹的水管內壁部分受水壓沖擊而脫落;違章開口接駁管道工程等等。
通過多年的供水管網水質監測實踐,我們充分認識到,管網水質的管理是自來水產品質量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環節,關系到千家萬戶的身體健康。水司把管網水質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范疇,每天向分管領導提供報表,隨時掌握水質動態,為我們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提供了直接依據,同時提高了水司的社會效益,促進了企業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