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入水體的污染物質一旦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體惡化,達到了影響水體原有用途的程度,這時可以說,水被污染了。
表1 地球各種水體的循環更替期
水體類型 |
循環更替期 |
水體類型 |
循環更替期 |
海洋 |
2500年 |
湖泊 |
17年 |
深層地下水 |
1400年 |
沼澤 |
5年 |
極地冰川 |
9700年 |
土壤水 |
1年 |
永久積雪高山冰川 |
1600年 |
河川水 |
16天 |
永凍帶底冰 |
10000年 |
大氣水 |
8天 |
生物水 |
幾小時 |
|
|
水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來源
水全污染物可分為四大類:
1、無機無毒物:酸、堿、一般無機鹽、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
2、無機有毒物:重金屬、砷、氰化物、氟化物等;
3、有機無毒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
4、有機有毒物:苯酚、多環芳烴、PCB、有機氯農藥等。
有機物污染的特征是耗氧,有毒物的污染特征表現為生物毒性。
1)水體化學污染物
①需氧污染物
地表水的溶解氧含量,一般不低于4毫克、升,清潔的淡水中溶解如本書附錄所示。國外一些地區依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等指標的不同,將河流水質進行分類,如表2所示。
水體中所含的碳氫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有機化合物中水中微生物等作用下,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水等簡單的無機物,同時消耗大量的氧;而水體中的亞硫酸鹽、硫化物、亞鐵鹽和氨類等還原性物質,在發生化學氧化時,也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這些物質就統稱為需氧污染。水中溶解氧的下降,勢必影響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水質惡化。一般來說,大多數魚類要求生活在溶解氧在4毫克/升以上的水中(如河鱒為3~12毫克/升,鯉魚為6~8毫克/升,青、草、鰱、鳙魚為5毫克/升以上)。當溶解氧<1毫克/升時,大部分魚類窒息死亡。溶解氧消失時,水中嫌氣細菌毓起來,有機物分解放出甲烷和硫化氫,水體更發臭了。
需氧污染物主要來自城鄉生活污水和造紙、食品、印染、制革、焦化、石油化工等工業廢水。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