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水質監測技術的應用 >> 

水質監測技術在中國水利的應用解決方案

時間:2006-12-21 來源: 作者:


一、21世紀中國水質監測的嶄新內容

    中國水利系統水質監測工作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首先在水文部門內增設了水質監測機構,進而建立健全了各流域水質監測中心,現已建成了覆蓋全國的水質監測網絡體系,實現了對水質的有效監測,在水質監測項目上,也由從天然水化學監測發展延伸而來,具有了綜合河流天然水化學特征與河流水污染特征的監測。

    在水利系統的水質監測是與水文站相結合的,充分利用了采樣上具備的便利的條件,可以實現代表性強的高頻次監測,具有流域管理和水量,水質同時監測的優勢,結合水功能區管理要求,掌握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水體,省界水體、重要供水水源地、主要入河排污口的水質情況,有可能完成掌握突發性水污染事故以及洪水淹沒、河流斷流后的復流、污水閘壩調度與水庫調度等重要過程的水質突變情況。

    水利的水質監測過去側重于地表水水質監測,而水功能區劃,要求綜合考量水功能區域內地表水/地下水/大氣降水/水生態等水質的多個層面,水利系統要補充/調整/完善和建立新的水質檢測網絡。

    《水法》的頒布實施,賦予了水利系統水行政管理主體的地位和權力,對水質監測工作也提出了明確的、更高的要求,水質監測不僅要掌握面上水資源質量狀況,還要對用水和排污進行有效監控。水利部門的水質監測主要側重于為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與保護服務,與水資源管理、水工程調度相結合,監控入河排污狀況及省際轄區水質狀況,使水質監測具有服務于水行政執法的鮮明特征。

    可以肯定地說,在21世紀中,中國水利的水質監測工作有著嶄新的內容。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5 6 ...8 >>] 下一頁 共8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