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管網漏損的控制 >> 

開展管網產銷差水量統計 為降低產銷差率提供決策依據

時間:2006-12-25 來源: 作者:

---建議1:針對當前管網搶修漏失水量無計量、工程完畢管道沖洗隨意性較大的情況,建立管網搶修、工程完畢沖洗管道情況統計報表制度

1、工程公司近年來平均每年新裝管道都在100公里左右,而由此產生的管道沖洗水量損失也是不可忽略的。

---公司技術部門是否可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制訂出各口徑、長度的管道經濟合理的沖洗時間,既可減少管道沖洗用水量,又保證了衛生干凈的管道投入使用。同時,工程公司、長陵、雙港對新裝管道的沖洗必須建立相應臺帳,具體內容包括:管道口徑、管材、沖洗時間等,并據此計算出沖洗管道時大概的用水量。這能有效地幫助我們理清產銷差率各個環節的損失水量,從而抓住工作重心,降低產銷差率。

2、據統計數據表明,管網維修處每年大約實際管道維修次數為4000-5000次,其中:因野蠻施工、撞壞消防栓等原因造成的管道搶修高達70%,實際由于管網老化等造成的管道搶修不足30%。這不但大大增加了我們管網維護的成本,也使得大量的自來水白白浪費,造成我公司產銷差率居高不下。堵住并測算這一部分損失水量也能幫助我們理清產銷差率各個環節損失的水量,從而使我們工作能有的放矢。

---為此,筆者認為,管網維修處、長陵營業處、雙港營業處、灣里水司等搶修部門應建立搶修損失水量統計報表,內容包括搶修管道的管徑、管材、停水面積、停水時間(管道修復時間)、管道安裝日期、破管原因等,計算出大概的管網破損漏水量、搶修時間段的排空管道損失水量,形成月報表交公司相關管理部門。同時公司還可以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分析出各種管材或品牌、管徑的使用壽命、破管頻率等數據,為今后公司管道品牌及材質的選定、管網改造計劃的編制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3、在管網搶修過程中,只有及時、準確地關閉閥門、排空管道余水才能進行管道的修復工作。但是在我們的管道搶修工作中,也存在由于閥門失靈、工作人員對閥門的分布情況不熟悉等原因造成的閥門關閉不及時、不完全,或為此而加大了關停水面積,增加了搶修工作時間和水量的損耗。由此,各管網搶修部門應對現有的管網閥門進行一次普查,制定出供水閥門分布圖,搶修人員人手一份,并及時更新資料和維護,實施閥門的動態管理。同時,搶修人員必須對閥門的使用情況進行反饋,為更新、維護閥門計劃提供詳實的依據。閥門基礎管理工作的落實,將大大縮短搶修工作時限,減少管網漏損水量,達到降低公司產銷差的目的。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開展管網產銷差水量統計 為降低產銷差率提供決策依據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