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管網漏損的控制 >> 

寧波管網漏損原因及對策研究

時間:2006-12-22 來源: 作者:

第二節 漏損率概述

一、供水量與產銷差率

過去,衡量管網漏損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標是產銷差率。產銷差率是供水總量減售水總量之差與供水總量的比例。供水總量是指所有出廠水水量總和,售水總量指所有用戶水表上記錄的水量之和。用公式表示為:

  G=(Q1—Q2)/Q1×100%(1—1)

  式中:

  G—產銷差率(%)

  Q1—供水總量(m3)

  Q2—售水總量(m3)

產銷差率又稱為未計水量差率。供水總量減售水總量之差又稱為未計水量,它包括管道漏水量(含管道爆破)、水表計量誤差、授權用水(消防、管道沖洗等)和未授權用水(非法用水)。

如浙江省2001年的供水總量為195853.19萬m3 ,銷售水量為159828.78萬m3,則2001年全省的產銷差率為G=18.4%。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未計水量中,主要是管網漏損水量,占60%以上。其次是水表的計量誤差水量,授權用水(消防、管道沖洗等)和未授權用水(非法用水)也占有一定比例。漏損的組成可參照國際水協關于供水系統水漏損的標準定義及水量平衡表,見表1—2。

國際水協(IWA) 關于供水系統水漏損的標準定義及水量平衡表表1—2

水司自身水源

系統供水總量

水司外賣凈水

系統有效

供水量

售水量

計量售水量

售水量

未計量售水量

免費供水量

計量免費供水量

產銷差水量

水司自身系統供水

未計量免費供水量

系統漏水量

帳面漏水量

非法用水(偷盜、欺詐)

水司外調水源

表計量誤差

管網漏水量、物理漏水量

輸水管及干管漏水量

水池/水塔等滲漏及溢流

進戶管漏失量

二、漏損率與產銷差率

建設部于2002年制訂了《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據此標準,今后衡量管網漏損狀態將用“漏損率”和“單位管長漏水量”二個主要指標。漏損率可以衡量企業的生產有效率,并用于企業的前后對比。漏損率是管網漏水量與供水總量之比,管網漏水量是供水總量與有效供水量之差,有效供水量是指水廠將水供出廠外后,各類用戶實際使用到的水量,包括收費的(即售水量)和不收費的(即免費供水量)。免費供水量(授權用水)是指實際供應并服務于社會而又不收取水費的水量,如消防及管道排污的水量。

  漏損率一般都以年漏損率來統計。用公式表示為:

  Ra=(Qa—Qae)/Qa ×100%(1—2)

  Qae=Q2+Qf

  式中:

  Ra—管網年漏損率(%);

  Qa—年供水量(m3),即年出廠水總量;

  Qae—年有效供水量(m3 ),即年水表計量總量;

  Qf—免費供水量(m3 ),即所有授權的用水總量;

從式(1—1)和式(1—2)可知,年有效供水量大于售水量,即產銷差率一定是大于年漏損率。這就是產銷差率與漏損率之間的關系。由于在實際工作中,還很難正確統計出免費供水量,即使能統計,對企業來說都是一樣,影響經濟效益。而售水量則易于統計,因此,目前供水企業還常用產銷差率代替漏損率進行統計。

不管是產銷差率還是漏損率指標,都沒有包括管網的特征,實際上要達到漏同樣的水,管網長的難度比管網短的高,更合理的應該是單位管長漏水量。它可以橫向比較漏損控制的水平。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頁 共8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寧波管網漏損原因及對策研究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