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產銷差認識的深化,控制產銷差已經不單純局限于管網的漏損控制和營業的抄表收費。人們正從諸多方面綜合起來認識產銷差的形成、發展、控制的途徑。
在管網檢漏工作中,有一種方法叫區域裝表法,般是用在幾公里管道范圍內的小區檢漏,其實質是通過對流入和流出小區及小區內用去的水量進行計量,來測算管段的漏損情況。分區計量控制產銷差是在這一方法的基礎廠發展形成的。分區計量管理是集技術、管理和經濟于一體的管理理念。
一、上海分區計量管理的實踐
上海市的供水在解放前有英商、法商、華商等,各自劃地為界供水,解放后,政府接收和征用了自來水行業,經過兒年的努力,將全市的管網聯成一個整體,統一管理,統一規劃,集中調度,集中核算,這一模式延續到1999年。
1、1999年上海劃分四個供水計量區域
1999年僅幾年前,上海自來水虧損逐漸嚴重,產銷差居高不卜,整個城市是一張網,一個核算體系,每年政府都要補貼。
管理部門為改變這種狀況,把自來水改革擺上了議事日程,采取了一分為四的方法,為了分成四個獨立核算的供水公司,又不能截斷管網,因此只能是在管網中安裝流量儀,劃區域計量管理,通過流量儀在一張網上劃分四個公司和四個計量區域(圖1),市南
和市北以蘇州河為界,安裝了十三個流量儀;浦東和浦西以黃浦江為界,安裝一個流量儀:閔行與市南之間裝了十三個。
在這之前,上海的產銷差是一個城市供水系統的總概念,不管是管網漏損還是營業抄收,反映出的是全市整體的狀態,要確定一個地區管網漏損的大小沒有量化的數據,只能根據該地區的管網新舊程度、每年的修漏數量、暗漏的檢出數量、人口數量和查表抄見數等推測出合理用水量,再根據售水量來推出漏損情況,其誤差是很大的。
如浦東地區,原來的產銷差預測是小于浦的,并且通過穿越黃清江的過江管向浦的供水,四個公司的邊界流量儀裝好后發現浦東的水并沒有大量的流向浦西,計量結果反映出浦東的產銷差大大超過原來的估算。再如郊同行公司和市區原來是按10%計算產銷差,多余的水量均算作向市區饋水,流量儀計量后,產銷差銷差一下竄到34%。
經過二年的實踐,管網分四個計量區域體現了其引入競爭的積極一面,四個公司在比水質、比效益、比服務上你追我趕,。原來的產銷差問題,水費抄收問題,水廠的制水成本問題,管網的更新改造等,都成為四家公司競爭的具體內容。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