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管網漏損的控制 >> 

管網分區計量控制產銷差初探

時間:2006-12-21 來源: 作者:

三、分區計量管理的完善和發展

1、用裝表法進行分區計量首期投入成本較大。

   對已經管網一體化的網狀布局城市,要進行分廠計量,初期投入安裝流量儀的費用將比較大:對枝網結合的散布型城市則在主要輸水管道上安裝流量儀,數量少成本低。

2、分區計量管理以后,因技術原因,部分邊界閥門的關閉,將降低管網的輸送能力,不利于管網水流的暢通,局部影響管網水的新鮮度。這需要我們通過對其規律性的認識的提高來完善解決。

3、從技術和管理的多重角度研究城市管網的布局形態

   過去的年代我們是按計劃經濟來管理城市、管理自來水,我們的一些城市規劃原則,包括管網規劃原則適應計劃經濟管理的需要,有其合理和積極的一面。但面對市場經濟管理的新要求,我們的技術部門應加強研究,使我們的技術發展適應管理發展的步伐,緊跟改革一起前進。

4、建立加強政府監管職能

   城市供水的市場化管理,除了供水企業按市場化運作外,政府的監管職能要得到加強。英國泰吾士水務八十年代私有化后,政府委派了監管專員,監督水質、服務和經濟狀況。

5、分區計量管理控制產銷差隨著改革一起發展

   用分區計量來掌握一個小區的用水狀態,進而分析小區的漏報情況,是管網檢漏的技術問題。而把它作為一種管理模式,擴大應用到城市的管網管理中去,其推動力則是改革,供水企業要從長期的計劃經濟模式下要擺脫出來,唯有走改革之路我國城市供水企業一一般都是大而全,產供銷一體,一個核算體系,這是供水產品從生產到輸配再到銷售的連續性決定的。

   在一張管網的基礎上進行分區計量管理,解決了供水企業改革中的一個難題,引入了競爭,引入了市場的概念;上海市北公司將計量再分為三則進一步深化完善了改革,把計量管理同管網管理結合起來,把經濟目標直接同漏損控制結合起來,是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自來水行業管理中的一次有益嘗試。

  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供水企業必將跟隨改革的步伐不斷實踐,科學的、有效的、可操作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管理體制終將引導供水企業走向良性循環,為城市運行、市民生活和經濟建設提供優質自來水和優良的服務。

 

 

 

上一頁 頁碼:[<< 1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管網分區計量控制產銷差初探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