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部長 汪光燾 二○○五年十月三十日
尊敬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向前來參加首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暨水處理新技術與設備博覽會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召開這次國際研討會,總結交流城鎮供水、節水、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為主要內容的城鎮水務經驗,研討新時期新階段發展戰略和對策,對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發展模式和機制,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水資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將其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中國政府著力加強城鎮供水、節水和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技術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城鎮供水服務功能不斷增強,2004年城市用水人口比1998年增加了7171萬人,城市用水普及率達到88.85%,城鄉統籌發展區域供水步伐加快;城鎮節水工作逐步深入,1998年至2004年,全國城市節水總量達240億立方米,2004年全國城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80.3%,城市節約用水量達到39.3億立方米,有18個城市被授予全國節水型城市;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快速發展,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45.67%;對于資源節約、改善人居環境、保障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前不久,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十六屆五中全會,會議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和總體部署。中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發展階段,本世紀頭二十年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一五”時期尤為關鍵,必須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解決長期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突破發展的瓶頸制約和體制障礙。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也使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對城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作用仍然比較突出,廣大農村地區供水和污水設施短缺;城鎮用水效率不高,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必要的政府監管沒有到位;供水水質事故和洪澇災害時有發生,防災減災任務相當艱巨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加以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