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性的水危機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水安全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重大課題。聯合國把今年3月22日第十五屆世界水日的主題定為“應對水危機”。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水資源短缺與用水需求不斷增長的矛盾日益突出。全國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同時,有限的水資源又受到水污染的嚴重威脅,城鎮供水安全和水環境面臨嚴峻的挑戰。水資源不足、水污染加劇和城鎮水生態的日趨退化,已成為當前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保障城鎮供水安全,提高城市飲用水質量、凈化水環境,是實現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高廣大人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礎。 建設健康的城鎮水環境,是我們在反思以往城鎮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經驗教訓,推進節水型城鎮建設和建立水務市場的基礎上,為緩解日益緊迫的人口、資源、環境矛盾而作出的必然選擇。
多年來,各級政府在創建節水型城市、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保障城鎮供水安全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我國城鎮水務產業發展迅速,成效顯著。但是我們還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城鎮水務仍然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任務十分艱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城鎮水環境污染日益加劇的局面尚未得到扭轉:水體污染依然十分嚴重,污水處理設施總量仍然不足;二是城鎮供水安全保障正面臨嚴峻挑戰;三是城鎮用水效率不高,浪費嚴重;四是城鎮水系生態正在逐步退化。為迎接這一日益嚴峻的空前挑戰,需要我們超越傳統的水科技和實踐,探討整體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促進技術進步,推動管理機制創新,以保障城鎮供水,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城市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暨水處理新技術與設備博覽會”,旨在通過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總結國內的探索實踐,研討符合我國實際的發展戰略和對策,從而進一步推進我國城市水務市場化改革和產業化進程,指導我國城鎮供水、節水和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工作的開展,加快我國水行業的技術進步和機制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