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電鍍廢水處理技術及應用

時間:2007-07-04 來源: 作者:

1 廢水來源及水質

    
廢水主要來源于酸洗、鍍鋅、鍍鎳生產線,生產區內排放的廢水量為650 m3 /d。在鍍鋅生產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含鉻廢水,水量為50 m3 /d,Cr6 +含量較高,一般為200250 mg/L;其它含鋅廢水為200 m3 /d,鋅濃度為1520 mg/L。鍍鎳生產線在初鍍銅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含氰廢水,水量約為40 m3 /d,氰化物濃度一般在10 mg/L,含銅鎳廢水為140 m3 /d;其它酸洗廢水量為220 m3 /d,pH1. 53. 5。

工藝流程

2.1
處理工藝分析

    
從廢水的來源可以看出,其組成成分復雜,若混合在一起處理,由于水量較大,污染物濃度較高,各類廢水對處理工藝、反應條件不一,會造成投資及運行費用提高等問題。因此,針對含鉻廢水中Cr6 +必須先將其還原為Cr3 + ,含氰廢水中的氰化物必須先將其氧化完全,其它含鋅和酸洗廢水由于酸度較低,故先通過低成本的中和方法提高其pH,然后將其混合在一起。但由于各種重金屬中和沉淀條件不一,通過直接投加堿往往難以兼顧,需輔助投加重金屬捕集劑,將各類重金屬去除 

2. 2
 處理工藝

    
根據上述的分析思路確定其工藝流程如
1所示。


    (1)
含鉻廢水單獨進入集水池1,用泵提升進入兩級微電解反應器,經微電解作用后,自流至混合調節池; (2)含氰廢水單獨進入集水池2,用泵提升至兩級破氰反應器完成破氰反應后,自流至混合調節池; (3)其它含鋅、酸洗廢水收集至集水池3,用泵提升進入過濾中和塔,提高廢水pH后進混合調節池。含銅鎳廢水也一并匯入混合調節池,再用泵提升進入一體化凈水器,并于泵前投加堿、絮凝劑、重金屬離子捕集劑,在凈水器中發生中和混凝反應,并在分離室發生固液分離,分離后再經濾料過濾排至清水池,清水達到排放標準,并可回用作清洗用水。
    
微電解反應器運行一段時間后,需定期反沖、清洗、補充填料,以保證處理效果的穩定。一體化凈水器運行一段時間需反沖濾料,沖洗液均返回混合調節池。
    
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濃縮罐,經板框壓濾機脫水干化后進行無害化處置,以防止二次污染。

3
工藝原理及工藝設計

3.1
 集水池
    
設置集水池3,分別用來收集各股廢水,含鉻廢水停留時間為16 h,其集水池有效容積為32 m3 ,處理時間為10 h /d; 含氰廢水停留時間為16 h,其集水池有效容積為26 m3 ,處理時間為10 h /d;其它廢水停留時間為6 h,集水池3有效容積為105 m3 , 24 h 連續處理采用地下式鋼混結構,并作防腐處理。

3. 2
 微電解反應器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綜合電鍍廢水處理技術及應用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