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推進水業市場化改革?
建設部在2002年底提出推進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改革的意見,行業改革是出于行業改革發展需要的考慮。城市市政公用行業包括自來水、供水、燃氣、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這六個行業列入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的范疇,大部分單位是事業單位。資金來源上,收費占一部分,主要靠城市財政。一個歷史時期里,一直被認為是福利事業,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完善,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水業面臨的問題非常突出。主要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由于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市政設施建設的需求巨大。我們每年要增加約一千五百萬的城市人口,相當于歐洲一個小國家,這些新增人口同樣要享受原來城市居民享有的市政服務,建設量需求巨大。同時我們在污水和垃圾處理行業長期欠帳,而環境和生態的保護迫切需要加快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完全靠政府財政難以滿足需求,必須拓寬投資渠道,鼓勵符合條件的各類投資主體參加建設和運行。
第二個問題,這個行業實際是鐵飯碗,存在“鍋底效應”。各個產業和工業企業改革,不斷的引入有競爭機制,包括減員增效。而這個行業是相對穩定的,沒有競爭的壓力,導致效率低下,反正花政府的錢,投資偏高,浪費嚴重。市場化改革就是引入競爭機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同時還有個政府定位問題,長期以來,市政公用行業由政府通過事業單位直接管理、建設和運營,政府部門成為微觀的操作者,運營單位和政府的關系非常密切,是典型的政企不分。這些有自然壟斷特性的產品和服務,老百姓難以選擇消費,誰來代表公眾對服務和產品的質量進行監督?這需要政府轉變職能,從直接的行業管理向市場監管轉變,切實履行社會服務和公共管理的職責。
二、水問題的核心和水業市場化改革的范圍
水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大課題,中國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是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水業市場化是指城市供水、污水處理、節水,包括污水再生利用等產業范圍的改革。
水存在兩個循環,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水業現在面臨很大的問題,就是水資源短缺,水資源污染,我個人認為其問題根源首先出在第一個循環里,也就是水資源管理上。水的第一個循環,即水的自然循環,關鍵是人與水生態,水自然之間和諧共處,利用規律,為人服務。水從蒸發、形成云、降雨、徑流、地下水的補充等等形成一個可能有上億萬年的循環。人和社會的介入以后,需要用水資源來為人類服務,也就是說水開始作為人類社會的一種資源,前提是要與水的自然循環的規律相一致、相協調的情況下,用其中的一部分水來為人服務,所以我們開始建大壩,建水庫,建人工河道,這樣的水利工程設施,對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水資源方面的支持。但是這是有條件的,就是不能違背規律,破壞水的自然循環,這也就是科學發展觀的精髓。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