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水業改革與管理 >> 

城市水業改革與管理

時間:2006-12-05 來源: 作者:

現在建設部要求兩個重點環節一定要抓住,一是要全面節水,包括節水的計劃、定額、經濟的杠桿,包括價格的控制,同時在我們的政策里有節水器具,節水的綠色建筑,還有各種中水的回用。在污水處理里,現在的要求也不是簡單的達標排放,要處理到一定程度,要進行再生利用,按照農業灌溉、工業循環、園林綠化、市政用水等的水質標準,讓我們的污水處理,達到第二水資源或補充水資源的功能。其目的很清楚,一是節水,減少對自然水資源的索,二是減少排放,減少對自然水生態的擾動,這個指導思想是明確的。

這兩個循環的功能是不一樣的,要求的基礎理論也不一樣。水的自然循環,也就是水利的部分,更注重氣象、水文、水工程;在討論水的社會循環和水處理時,在學科上主要是化學、物理、生物的技術,應用到包括污水處理,自來水等的全過程里,以及大量的管網設施中。所以從高等教育來看,兩個循環的基礎學科也不一樣,水業和環境工程結合更多,實際上我們稱之為“水質工程”。在城市供水方面,現在我們頒布的水質標準是105項,涉及到人的健康、壽命、包括長期的內分泌干擾物、雌激素、有機污染物等等,這與水利工程的特征差別很大,水利更注重于流量、水位,所以是兩個基礎學科。長期以來管理體制、標準規范也不在一個體系,因為要求不一樣。

推進水業市場化,基本就在水的社會循環層面,在城市供水、污水和再生利用這個范疇里。在這個范疇我們已經建立了價格機制的基本框架,大家交自來水費,交污水處理費,以價格機制為基礎,由市場主體來建設和運行,適用市場經濟規律的主要原則,通過引入競爭機制,把這個行業推動起來。這種市場化特征,和第一層面的水資源管理有明顯區別。水資源管理更重要的是代表國家履行水資源的優化配置,還包括水的興利避害,更具政府的公益性特征。它的改革,最迫切的是將資源管理和工程利益、行業利益、部門利益相分離,實行基本的政企分離、政事分離,強化水資源管理的綜合性、全面性和公正性,真正成為資源管理的責任主體,而不是其他什么利益的主體。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城市水業改革與管理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