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水業改革與管理 >> 

城市水業改革與管理

時間:2006-12-05 來源: 作者:

在人類干預水的自然循環過程中,始終要認為,不管它對人類有多大好處,一定是有對自然系統的干擾,如果這種取水、這種干擾在自然的自我修復和平衡的能力范圍以內,能夠和平相處,和諧相依,可持續發展。如果這種干擾超出了自然的自我平衡、自我修復的能力以外,不斷的累積,不斷的惡化,它就變成一種破壞,就難以持續。所以水資源目前面對的緊缺和污染的問題,既有氣候條件的變化,降雨量的改變等自然因素,也有我們在水資源管理開發利用方面的“人定勝天”、“工程第一”,忽視了對自然生態的保護。過度的水利工程建設破壞了自然循環,就不叫“水利工程”,是“水害工程”。世界上已經開始反醒一些不合理的大壩建設和水庫的建設。中國的水庫建設在數量和規模上都是名列前茅。在我們初步發展的時期,需要盡最大可能地利用水資源,來滿足我們國家的糧食需求和生存以及經濟發展,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已經顯現出自然對人類、我們國家的生產、生活有一種懲罰現象的時候,愈演愈烈的時候,應該反思我們在水資源管理的戰略和指導思想。我想這就是科學發展觀和五個統籌在水資源管理上應該進行指導和高度重視、深度反思的問題。

北京市水問題突出,焦點是密云水庫沒有水,每況愈下,難以為繼。但是北京市降雨量近兩年是增加的,2003年和2004年都增加百分之十幾,但淹了城市卻進不了水庫。根本問題是城市水資源系統的問題,而不是城市自來水設施出了什么問題。當然,城市供水節水和污水處理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但更重要的要以科學發展觀來反省水資源層面出的問題。

再來談城市水業,就是我剛才講的供水自來水、污水處理、節水,它是屬于第二個層面,既水的社會循環。

在城市獲得一定的水資源,或者確定的水資源量以后,人類通過把水凈化,通過管網的配送,滿足千家萬戶、各行各業的生活和生產對水的需求。同時對水的排放要進行收集,要把污染減少到最低程度。水的社會循環與自然循環有兩個交點,一個是對水資源的取用,在城市取水的時候要遵循國家的取水許可制度、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這都是水行政主管部門要負責的。在取水的時候要盡量減少對水的自然資源的取用,這就要求我們在供水的時候體現節水,少用少浪費。水的社會循環和自然循環的第二個結點,是水環境保護。人類用完的水要排放的時候,必須滿足水環境容量的要求,和環境是協調的、友好的,讓它對水生態的擾動降低到自然能夠修復的程度以內,這就要求我們有比較好的污水處理。這一方面過去我們是滯后的。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城市水業改革與管理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