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水業改革與管理 >> 

關注中國城市水業改革專題報道之二

時間:2006-12-05 來源: 作者:

水業市場化不等同于私有化和國際化

市場化將是投資多元化,是國營的,民營的,國際的以及其他社會資金的平等競爭.鑒于過去中國水業國有投資占有絕對主導的不均衡現狀,國家允許甚至鼓勵民營和國際資金進入水業.但是水業市場化不等同于私有化或國際化.目前,不少城市政府在水業項目招標的時候,明確要求必須是國際資本或民營資本,不要國有企業,這是對市場化本意的曲解.

現在我們對城市水業的開放程度超過美國,德國等大多數發達國家.中國水業市場在加入WTO以后,沒有像其他行業有一個過渡期,而是一步開放到位了.水業允許和鼓勵國際資本的進入很重要,但國際化從根本上講應是平等競爭.給國際水業公司一些特殊的優惠條件,相反地就給國內國企,民營企業造成了一種不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水業市場化進程中政府角色認識不能錯位

長期以來,政府一直是水業建設,管理與服務的主角.市場化以后政府職能"由企業管理轉為市場監管",政府的城市管理和行業管理正經歷一次大的轉變.目前,存在兩個方面的認識錯位:

一是在目標的認識上,水業市場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招商引資,而是對投資,建設,運營,服務等水業全過程的監管責任.許多城市政府把引入資金當作水業市場化的首要或唯一目的,其定位偏離了水業改革的根本目標.

二是在市場化進程中,政府角色正進行職能的分離,分離為資產管理與市場監管.這里存在政府角色雙重性的矛盾,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期望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對地方的經濟指數做出貢獻,為城市建設籌集更多的資金,而市場監管則要保證公眾以最低的價格獲得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對這一對矛盾的判斷和取舍,根本上決定于市政府在經濟增長和公眾利益上的平衡和選擇.應該強調的是,作為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在對待城市水業這部分資產的收益時,需要研究建立不同于一般經營性資產的管理體制,對收益要求要不同;同時對經營企業的特許經營權的授予,應由市場監管部門,而不能是資產管理部門代表政府來主導.隨著市場化的深入和完善,政府資本將逐步從經營性投資中退出,而致力于非經營性資產的管理,從而化解政府在角色上的兩難.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