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水業改革與管理 >> 

水業資產溢價轉讓:誰掏了老百姓腰包?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步伐加快,我國各地城市供排水行業產權多元化改革紛紛啟動。部分城市為吸引外資和其它社會資本,紛紛將城市水廠、污水廠的水業資產溢價出售,最高溢價幅度甚至超過200%。 

新華社記者最近在采訪中發現,由于水業資產本身的特殊性,這一普遍被叫好、甚至被認為是國有資產快速增值典范的水業溢價轉讓,不過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不動聲色地掏了老百姓一次腰包。 

水業資產溢價轉讓風生水起 

水是一個城市生存和發展的命脈。我國城市供排水行業主要是建國后開始發展起來的,長期生活在計劃經濟的桎梏之下,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等問題,在這一行業現在仍很突出。據有關部門統計,經過建國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城市供排水行業沉淀的國有資產,總量已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 

2002年,有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文件,提出加快我國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推進城市水業的市場化。在以產權多元化為中心的改革中,我國城市水業資產的溢價轉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2002年,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50%的股權、7億余元水業資產,溢價到20余億元人民幣轉讓給法國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2003年,通用首創和法國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聯合出資4億美元,溢價5.5%獲得深圳水務集團公司45%的股權,期限為50年;2004年,凈資產總額2.68億元的合肥王小郢污水處理廠,最終溢價至4.8億元,以TOT方式轉讓給德國柏林水務公司經營;貴州遵義市南北郊水區,溢價3000萬元,以1.52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法國威立雅公司。 

類似這樣水業資產溢價轉讓的例子在全國究竟有多少?中國城鎮供水協會秘書長劉志琪感慨地說,水協也不知道,因為具體的操作都是地方政府在進行,完了也不用向上級匯報。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水業資產溢價轉讓:誰掏了老百姓腰包?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