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水業改革與管理 >> 

水業資產溢價轉讓:誰掏了老百姓腰包?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

政府溢價,公眾買單 

水業資產的轉讓,實際上并不是純粹意義上的資產轉讓,而是一種服務權的轉讓,因此只要有高額水價作支撐,就沒有水業資產溢價轉讓不能進行的。 

新華社記者采訪發現,水業資產溢價轉讓,最大的好處是短時間內地方政府可以拿回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資金,用于干一些所謂的大工程,個別領導通過干這些大工程,不僅政績卓著,甚至還可以從中順便撈些好處。但由于羊毛出在羊身上,企業無論一次性拿出多少,最終都可以從水費中收回,因此這種溢價轉讓,結果就只能是公眾來埋單。 

以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為例。這個污水廠轉讓前,有關部門核定的污水廠的資產凈值是2.6億元,污水廠污水處理的基本運營費每噸不到0.2元。站在公眾的角度,這個污水廠科學的轉讓辦法應該是:政府首先鎖定按污水廠的資產凈值出讓,讓競標人在運行費用上競爭,誰報出的價低誰勝出。但這一污水廠在實際轉讓中卻不是這樣。在實際轉讓中,當地政府首先制定了一個每噸0.75元的協議服務費,也就是說,污水廠轉讓后,無論受讓者實際的基本運營費是多少,當地財政部門都會按每噸0.75元的價格支付。結果是所有投標人的報價都高出了污水處理廠資產凈值,最高的德國柏林水務公司,高出近2.2億元。 

王小郢污水廠的這一溢價轉讓,表面上看當地政府一下收回了4億多元的建設資金,企業拿到了自己覺得有錢可賺的項目,但公眾最終卻成了唯一的輸家:原本只需支付給污水處理廠每噸不到0.2元基本運營費的公眾,現在不得不改為每噸支付0.75元,且時間長達23年。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水業資產溢價轉讓:誰掏了老百姓腰包?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