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在提出公用事業產業化戰略后,在戰略實施時首先應推出一兩個試點項目,通過試點項目積累產業化的運作經驗并培養運作人才,在試點項目基本完成時再逐步推進其它項目的運作。
逐步改革的過程也是公用事業市場培育和完善的過程。隨著改革的推進,社會資金的承受能力會逐漸加強,最終確定的公用事業資產和產品價格將是合理的,政府做出的承諾(或簽定的協議)將是可以執行的。
2002年12月,建設部出臺《推進公用事業產業化指導意見》。2003年全國各地紛紛推出大量項目,集中進行城市公用基礎設施產業化、民營化。公用事業是我國市場化最晚市場化程度最低的領域之一,國內多數城市政府缺少這方面的產業化經驗,而在任何一個市場化項目中政府都需做出一個長期的承諾,如果運作不好,風險就會很大。
業內已有專家預測,三至五年后在國內公用基礎設施領域將會出現一批問題項目,甚至產業化進程會因不規范運作的問題項目而倒退,其依據主要有兩點:第一,三五年內會出現政府換屆,后屆政府對前屆政府決策的態度可能改變;第二,三五年后目前進行的項目將進入履約階段,如果目前做出的承諾不符合市場原則,執行時可能會難以被最終用戶接受。
從另外一個角度,公用市場全面開放,社會資金承受能力有限,正常的市場沒有建立起來,產業化過程中競爭不充分,有可能使公用產品價格上升或者資產價格下降,不利于政府和公眾權益。
因此,一個城市在提出公用事業產業化戰略后,在戰略實施時首先應推出一兩個試點項目,通過試點項目積累產業化的運作經驗并培養運作人才,在試點項目基本完成時再逐步推進其它項目的運作。逐步改革的過程也是公用事業市場培育和完善的過程,隨著改革的推進,社會資金的承受能力會逐漸加強,最終確定的公用事業資產和產品價格將是合理的,政府做出的承諾(或簽定的協議)將是可以執行的。
北京市公用事業改革經過一些曲折后,總結出了通過試點項目推進改革的經驗,對國內其它城市是有借鑒意義的。一九九九年以前,以北京京通公路BOT項目失敗和北京第九水廠一期被香港上市公司收購等為標志的一批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產業化運作結果都不能令市政府滿意,尤其是大批項目經過多年談判且花費了大量前期費用后都以失敗告終。
當時市政府面臨的主要問題有:第一,國外投資人投資北京的基礎設施到底需要什么條件?第二,未來的基礎設施投資額巨大,政府沒有足夠的財力,必須使用社會資金。北京大岳咨詢公司協助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了先拿出一個條件較好的項目做為試點探索在進行產業化時政府需提供給投資人的條件,然后逐步推動公用事業的產業化的建議。市政府接受了這一建議并決定以北京市第十水廠BOT項目為試點,為了總結經驗,當時決定只允許境外投資人參與項目競爭,而且要求投資人必須是國際大公司。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北京市從試點項目開始的公用事業改革歷程。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