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國內發展概況
我國城市雨洪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歷史,新疆的“坎兒井”、北京北海團城古代雨洪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洪利用的典范。而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雨洪利用的研究與應用卻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發展于90年代,目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北京、上海、大連、哈爾濱、西安等許多城市相繼開展雨洪收集利用研究,尤其是北京近幾年雨洪集蓄利用技術發展步伐較快。北京市節水辦和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從1998年開始立項研究,北京市水利局和德國埃森大學的合作項目于2000年啟動,已建成雨洪利用工程等示范工程10多處。2003年4月起施行《關于加強建設工程用地內雨洪資源利用的暫行規定》,要求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均應進行雨洪利用工程設計和建設,雨洪利用工程應與主體建設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河北省的城市雨洪利用起步較晚,石家莊在城建規劃中將綠地加寬了
3雨洪資源化的可行性分析
3.1
技術上可行
收集雨季降雨徑流,簡單處理用于沖廁、沖車、綠化等;利用透水地面、生態池(坑、井)等攔蓄汛期雨洪加以利用,減少暴雨徑流,回補地下水,實現地表水和地下水聯合調配,以豐補歉,把補源和防洪相結合,寓資源利用于災害防范之中,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興利除害。這些在國內外都有豐富的經驗與成熟的技術。
3.2
經濟上合理
雨洪利用作為公益事業,不僅具有環境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還有巨大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
(1)節省巨額市政投資。小區雨洪利用工程可以減少需由政府投入的用于大型污水處理廠、收集污水管線和擴建排洪設施的資金。將地面雨洪就近收集并回灌地下,不僅可以減少雨季溢流污水,改善水體環境,還可以減輕污水廠負荷,提高城市污水廠的處理效果。
(2)節省市政和居民用水開支。雨洪利用運行費用低廉,比較效益十分突出。使用
(3)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雨洪利用的市場前景巨大。雨洪與中水利用設備產業可以吸引大量的民間資本進入,形成一個新產業。這項產業在減少政府財政支出、促進經濟增長、吸納就業、促進小城鎮建設等方面都會發揮出積極作用。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