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加快城市雨洪利用的主要措施
雨洪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部門、多學科。如何有效地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是一個相當復雜又必須處理好的技術經濟和政策問題。雨水利用要從開發資源、生態補償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加以重視,給予政策法規的支持和支撐。
3.1強化制度建設
城市雨水資源利用,遵循的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貫徹落實好之一理念,必須因地制宜制訂出臺有關建設項目雨水利用設施建設管理辦法及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雨水利用的基本原則是“保證開發建設項目建成前后降水徑流系數不能增加”,規定新建小區,無論是工業、商業還是居民小區,均要設計雨水利用設施。用制度約束保證城市雨水資源利用的實施
3.2提高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力度
雨水利用是環保產業,利用雨水可享受環保優惠政策。凡按標準建設雨水利用工程并保證正常運行的新建小區,將雨水留在地面,回補地下或利用,因不增加排洪量,應免收其防洪費,所免費用用于設備維護。建設雨水利用工程,但未達到標準的單位,可適當減收防洪費。
同時,政府設立專項資金,扶植雨水利用產業的發展。雨水利用作為環保產業,政府應給予各種環保優惠政策,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和利益機制調動開發商和企事業單位的積極性。政府應加大資助力度,將效果明顯的雨水利用技術盡快推廣應用,推動城市雨水利用的快速發展。
3.3加強統一管理
城市雨水利用屬于水務的開發與管理范疇,涉及到氣象、地質、水利、城市建設等問題,具體實施時需與城市建設、市政管理、節水、建筑設計、環保和園林等許多部門進行合作。為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必須有一個統一的強有力的領導組織,負責統一協調和管理包括防洪、蓄水、供水、用水、節水、排水、水資源保護與配置、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等諸方面,并制訂雨水利用工程建設和運行的相應政策和規范,負責工程的具體實施和監督,落實城市雨水利用的實施效果
3.4擴大雨水利用試點
新建小區建設雨水利用系統,在學校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優選實施雨水利用技術。對現有雨水排放方式進行雨水利用技術改造,利用學校教學基地的優勢使新一代人從小樹立節水與城市雨水利用的意識,利用高新技術開發區易于接受新技術的特點,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優先推廣雨水利用技術,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從事雨水利用技術開發研究。
3.5深入雨水利用的理論研究
雨水資源開發利用是一個相當復雜又必須處理好的技術經濟和政策問題。因此必須做好理論研究。從社會、經濟、生態、科學、技術等不同地角度入手,對于城市雨水利用進行綜合研究。探索不同條件下雨水利用的模式、效果,以及對城市雨水利用中存在的主要技術問題的技術攻關。
3.6引入市場機制,加快雨水利用的良性發展
促進雨水利用交易市場的形成。利用市場機制引導雨水利用的良性發展,但要明確:交易主體是小區物業管理部門;剩余水量可以進行市場交易;對達到一定規模出水量的小區給予相應的支持與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