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降雨量豐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837mm,多年平均徑流總量18.27億m3,但是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條件,深圳沒有大江大河,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目前能利用的地表水資源總量不到多年平均徑流量的30%。因此,深圳又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城市,位列全國七大嚴重缺水城市之一。隨著珠三角特別是東江流域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境外引水難度越來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開展城市雨水資源利用,在更深層次上利用本地水資源已成為目前城市水資源管理的熱點。如何充分挖掘潛力,更為有效地利用本地水資源,已成為我們目前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一、雨水資源利用的概念及措施
依靠江、河、湖泊,筑壩建庫,攔河引水,是傳統水利在開發水資源方面常用的手段,但是在水資源日益短缺的形勢下,僅在此層面上利用雨水資源是滿足不了需要的。我們必須研究采用各種新技術、新方法,對當地雨水資源加以有效利用。一般地,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考慮:
(一)跨流域分水嶺截洪
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條件,將水庫流域外不適宜建庫攔蓄的洪水,實施工程措施加以攔截,引入水庫,相對擴大水庫的集雨面積,提高水庫雨洪的集蓄量,同時,還可減輕下游河道的防洪壓力。
(二)加強水源涵養,改善水環境
通過水源涵養林建設等工程措施,提高水源的涵養量。在旱季通過工程措施,增加河道的基流量,改善水環境。
(三)實施地下水補給,增大地下水量
借助地下土壤這個
“大水庫”,將地表雨水充分下滲集蓄。通過改善下墊面條件,例如采用透水磚、草皮磚等,或者挖穿不透水層埋設帶孔透水管系,使盡可能多的雨水滲入地下,增加地下水的補給。然后在適當的地方,適當的時間,適度開采地下水。
(四)分散水源的收集利用
主要是對于分散的雨水加以滯蓄,或引流集中使用,或引入底下補給地下水,或就地用于消防、綠化、補給景觀用水等。努力實現社區雨水零排放。屋面雨水集蓄后,利用其高程,可實現自流匯集。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