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雨洪資源的主要對策措施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
4?完善分洪滯洪工程,搞好調洪補水
在加強蓄滯洪區等分洪工程安全建設的同時要有計劃地分泄、滯蓄河道洪水,搞好調洪補水,以減免下游災害,回補平原地下水源。同時,要進一步研究探討恢復部分常年蓄水洼淀的可行性和利用豐水年調蓄洪水與改善水環境等問題。
5?通過科學調度,保安全、多蓄水
一是搞好水庫加固除險,適當抬高汛限水位。①改一級控制為多級控制。隨著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進展和水文系列的延長,對大型水庫的多年實測資料作了整理分析,提高汛限水位,并將原有的一個汛限水位改為初汛、主汛和后汛三個汛限水位。這樣,全省18座大型水庫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一般年份可多蓄水10多億m3。②推遲汛限水位的控制時間。通過對歷年資料的分析,河北省較大暴雨洪水幾乎都發生在7月10日之后。因此,將汛限水位的執行時間由原定的6月15日推遲到7月10日,全省大型水庫一般年份可減少棄水3億~5億m3。
二是通過科學分析提高汛限水位。運用華北水電學院北京研究生院水庫漫壩風險法成果,對崗南水庫7月1日至8月31日每旬一個時段的分期暴雨洪水,作了全面的分析計算,提出了6個汛限水位。陡河、朱莊兩座水庫經漫壩風險分析,提高了汛限水位,可在安全度99~99.9%的情況下,多蓄水1.28億m3。
三是靈活機動地調度洪水。①預蓄預泄,增加蓄洪水量。對于工程質量較好、防洪標準較高、水情測報比較準確及時的水庫,在不改變水源原有功能,不降低庫水位及下游防洪標準、不改變設計洪水、不新建防洪工程、不新增水庫移民的原則下,實行汛期浮動水位——掌握實際庫水位高于汛限水位1~2m,當氣象預報有暴雨時提前泄水騰出庫容到規定的汛限水位。1988年8月上旬,大清河、滹沱河系發生了10年一遇~20年一遇洪水,崗南、王快等10座大型水庫通過預蓄預泄,多蓄水10~45億m3。②細水長流,發揮水庫多種功能。1996年8月上旬海河南系大洪水,通過上述調度辦法,34座大中型水庫共攔蓄了洪水總量的31.8%,削減洪峰56%,還補充地下水82億m3,多發水電1億多kW·h,發揮了水利工程的綜合效益。③不失時機地抓蓄后汛期洪水。河北省大型水庫后汛期限制水位至正常蓄水位之間有19.2億m3的庫容,占興利庫容的44%。不失時機地抓蓄后汛期洪水是增加水庫蓄水量的重要一環。一般采取兩種辦法:一是根據預報攔蓄洪水余量;二是根據多年經驗,在平枯水年于8月10日之后就安排閉閘蓄水,并做好遇大水時的泄洪準備。
四是應用科學手段,提高調度水平和洪水預見期。近年來大型和重要的中型水庫安裝了水情自動測報系統,通過計算機進行洪水預報和調度;使用“3S”系統進行洪水監測,與專家集體分析相結合,提高防洪減災與調洪蓄水的預見性和主動性,達到保安全、多蓄水、多興利的目的。
此外,人工增雨也是充分利用雨洪資源的有效措施。但是,河北等北方地區屬資源性極度缺水地區,僅京津冀地區“十五”期間缺水量就達100多億m3。除采取開源節流綜合措施充分利用當地水資源之外,必須按照五中全會的精神,切實抓緊南水北調的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早日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