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雨水利用技術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
4、道路雨水利用技術
德國監測認為,機動車道的降水徑流含有較高濃度的污染物質,必須經過處理后方可排放,為此,德國沿機動車道均設有徑流收集系統,城區所收集徑流直接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高速公路所收集徑流要進入沿路修建的處理系統處理后排放。一般采用沉淀后經氧化溝處理,再滲入地下的方式。
(三)雨水利用的法規支持和管理要求
由于已具有完善的雨水利用技術,德國通過各種市場管理手段鼓勵用戶推廣采用。例如,若用戶實施了雨水利用技術,國家將不再對用戶征收雨水排放費,而雨水排放費與污水排放費用一樣高,通常為自來水費的1.5倍左右。因德國多年平均降水量達800mm,因此,對多為獨門獨戶的德國家庭可節省一筆可觀的費用。
從法規方面而言,德國有嚴格的法律規定,要求新建或改建開發區,開發后的徑流量不得高于開發前的徑流量,迫使開發商必須采用雨水利用措施。
二、中水及污水處理技術
在德國,不僅重視雨水的收集利用,對污水的處理及中水的利用也給予高度重視。
(一)中水利用技術
由于供水價格昂貴,并慮及水源的可靠性,德國也將中水作為重要的水源之一。目前德國主要對來自浴室和洗手池的中水進行處理利用,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生物膜法,再是利用植物及土地處理法。在德期間,考察團訪問了一處利用生物膜法進行中水處理利用的賓館。該賓館共有300個床位,使用率為70%。中水利用系統總投資為30萬馬克,已運行6年,年處理中水2300立方米,主要用于沖洗廁所和灌溉綠地。根據運行情況,預計7年可收回全部投資。
(二)污水處理技術
為了維持良好的環境,德國法律規定任何受到污染的水體,必須經過處理后方可排放。因此,德國的污水處理技術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疾靾F重點考察了柏林的一處污水場。該污水處理廠占地120公頃,有員工95人,設計污水處理能力每天23萬立方米,現實際處理能力每天16萬立方米。污水的構成15%為工業污水,85%為生活污水。需要指出的是,德國對污水排放的費用要高于供水費用,以柏林為例,每立方米的供水費用為3.45馬克,而每立方米的排水費用為4.85馬克,因此,污水處理是具有商業利潤。還應指出,處理后的污水排入河道也應向河道管理部門交納排水費。根據該污水處理廠統計結果,每排放1立方米水須交費0.076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