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雨洪利用 >> 

德國的雨水利用技術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


  
2、居民小區雨水利用技術
  德國不但在大面積商業開發區具有成熟的雨水利用技術,在成規模的居民小區建設中也體現了雨水利用的觀念。在德期間,考察團訪問了3處居民小區的雨水利用技術。
  (1) 柏林市居民小區
  這是一私人開發商開發的小區,約有居民1萬人。設計雨水利用的標準為5年一遇短歷時暴雨。其雨水利用的理念為:屋頂的雨水首先通過雨漏管進入樓寓周圍綠地,經過天然土壤滲入地下,若雨水大于土壤的入滲能力,則進入小區的入滲溝或洼地;道路及停車場的雨水徑流直接進入小區的入滲溝或洼地。入滲溝或洼地根據綠地的耐淹水平設計,標準內降水徑流可全部入滲,遇超標準降水,則通過溢流系統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該小區已建成3年,觀測表明,3年來無徑流流失,系統可攔蓄超5年一遇短歷時暴雨。
  (2) 漢諾威Kronsberg居住小區
  Kronsberg居住小區是為2000年漢諾世界威博覽會而開發的居民小區,總面積150公頃。博覽會期間用于接待參會人員,會后銷售給當地居民。該小區是采用全新概念建設的綠色環保小區:能源方面,全部采用太陽能和風能,無外來電力供應;供水方面,首先利用雨水滿足灌溉和環境用水需求,不足時采用自來水補充;建筑材料全部采用新型保溫隔熱環保材料。同時采用節能、節水技術,最大限度節約能源和用水。雨水的利用除采用綠地、入滲溝、洼地等方式外,透水型人行道也被廣泛應用,同時,還經過特殊設計,利用貯蓄徑流的地下蓄水池與徑流進入蓄水池的撞擊聲模擬海浪的聲音,增添了小區的氣息。觀測證明,小區建成后,徑流系數幾乎沒有增加。
  (3) 曼海姆Wallstadt小區
  Wallstadt小區位于曼海姆市的東部,總面積19公頃,是一借助雨水利用工程保持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新建小區。曼海姆地區主要風向為由西向東,為使小區建成后不隔斷對曼海姆市中心的通風通道,規劃在小區中部構造了兩條貫穿東西的明渠。這里所有雨水均通過一定造型的地面寬淺式明溝進入明渠。明渠模仿天然河流修建,局部地段興建涌泉或造型建筑物,渠邊種植水生植物,形成水景觀。明渠底部采用防滲處理,以保持穩定的水面,若水量過大,會溢過防滲層滲入地下水。
  3、單戶家庭雨水利用技術
  德國是世界上發達國家之一,人民生活水平較高,住房多為獨門獨戶的單戶家庭。其雨水利用技術也非常成熟。一般模式是將屋頂雨水通過雨漏管收集,通過分散或集中過濾除去徑流中顆粒物質,然后將水引入蓄水池貯蓄,再通過水泵輸送至用水單元。一般用于沖洗廁所或灌溉綠地等?疾靾F參觀一處單戶家庭雨水利用系統,雨水不僅用于沖洗廁所,還用于洗滌衣物。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德國的雨水利用技術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