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雨洪利用 >> 

甘肅省雨水集蓄利用技術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

甘肅省雨水集蓄利用技術的內容主要包括雨水收集技術、雨水儲存技術、雨水凈化技術和雨水灌溉技術四部分。

一、雨水收集技術

  通過經濟、合理、安全、高效的防滲材料和現代技術的應用,對集流面進行人工防滲處理,以提高集流面的集流效率,進行天然降水的收集利用,是雨水集蓄利用技術的關鍵技術之一。通過科學的現代試驗手段,測試各種防滲材料在不同的天然降水情況下,所能達到的集流效率,是雨水收集技術的關鍵。為此,選擇一定的集流面防滲材料,進行集流效率的試驗是非常必要的。

  (一)集流面防滲材料選擇

集流面防滲材料的選擇應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提高集流效率、降低工程造價的原則進行,在試驗研究階段,我們主要采用了混凝土、水泥機瓦、青瓦屋面、塑料薄膜(裸露、覆蓋)、三七灰土、水泥土、原土夯實等材料,這些集流面在解決人畜飲水即“121”工程階段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發展雨水灌溉階段,結合實際應用情況,主要利用和改造現有集流面,重視了對瀝青路面、塑料薄膜集雨面和天然荒坡集流面的利用,部分石料豐富地區還建設了片(塊)石集流面,這些集流面的成功利用,促進了利用雨水集蓄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二)集流效率

集流效率與集流面材料性質、降雨特性以及集流面前期含水量有關,同時集流面的坡度對集流效率也有一定影響,施工質量對集流效率的影響也比較明顯。不同集流面防滲材料在不同降水量情況下全年集流效率。

    (三)可集水量的確定

不同降雨量地區全年可集水量參數指標是雨水集蓄利用技術的重要參數,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規劃和設計離不開全年可集水量的確定。單位集流面全年可集水量計算公式為:
          W=KP·E·P0/1000

式中:
          W-單位集流面全年可集水量(m3/㎡)

      KP-天然降雨量與降水量的比

      E-集流效率 

      P0-多年平均降水量(mm )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甘肅省雨水集蓄利用技術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