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雨洪利用 >> 

黃土高原地區雨水集蓄利用技術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



  2.雨水的儲蓄技術

  
雨水的儲蓄與雨水的收集同為黃土高原地區雨水集蓄利用的主要技術,是通過修筑水窖、水池、澇池等蓄水工程設施,把集流面所匯集的徑流攔蓄儲存起來,以備利用。其基本要求是蓄水工程的防滲性能良好,堅固耐用,而且要有足夠的容積。

  水窖。具有成本低、使用時間長以及操作簡單等特點,在黃土高原地區尤其是土質較好的地區得到廣泛應用。目前所推廣的水泥薄殼窖,是由傳統的土質瓶式窖經多次改進而成,容積4060m3,防滲處理采用膠泥防滲。

  水池。多建于黃土高原地區土質條件差,用水量相對稀少,而且有一定集流面積的低洼地。容積為20300m3,池深不超過3m,多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形態有方形或圓形,多為開敞式,一般用機制磚砌筑或磚混結構砌筑而成,也有用塑料棚膜襯砌而成。

  澇池(塘壩)。一般在來水用水量大,人口比較集中,且有適宜的低洼地形及利于筑壩的溝道,修建澇池或塘壩直接攔蓄溝岔、集流坡、路面等含沙量較大的洪水。多為開敞式土質結構,容積一般為5002000m3,常作為牲畜飲水、低壓管道灌溉或蓄水窖的水源。

  3.雨水高效集約利用技術

  雨水高效集約利用技術主要包括節水灌溉技術和節水農藝技術,是黃土高原地區發展高新種養業、生產高附加值農產品及生態系統建設的核心技術。

  節水灌溉技術。黃土高原地區已采用的節水灌溉技術有低壓管道灌溉、注灌、膜下溝灌和微灌技術等。

  (1)低壓管道灌溉由于操作管理方便,對水質要求不嚴,一般以澇池作灌溉水源即可,在黃土高原已得到廣泛應用。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黃土高原地區雨水集蓄利用技術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