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雨洪利用 >> 

吉林省雨洪資源利用的思考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連金海 任東升

吉林省是干旱和洪澇災害頻繁發生的省份,一些地區非澇即旱,旱澇急轉的局面時有發生。為此,吉林省把雨洪資源利用作為抗旱防汛減災的重要課題,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一、吉林省水資源狀況

1.降水和蒸發

吉林省雖然近海,但大陸性氣候明顯,是個干旱缺水的省份。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600mm,多年平均水資源量404.25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356.57m3,地下水資源量113.18m3,重復水量65.6m3,可開采水量67.69m3,人均水資源量1521m3,是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的2/3。受地理環境的影響,省內降雨的時空分布差異很大。從時間上講,每年6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從空間上講,多年平均降雨量呈現為從東南部的長白山區向中部和西北部遞減的趨勢。相反,蒸發量卻從東南向西北呈現遞增的趨勢。西部的蒸發量遠遠大于降水量,造成了吉林省西部的嚴重缺水。

2.嚴重的洪澇與持續的干旱

吉林省東部屬長白山區,水資源十分豐富。山高坡陡的地形特征與豐沛的降雨決定了該區域山洪災害的頻繁發生。

吉林省中部是全國糧食主產區,多年來基本上是風調雨順,但19992002年連續4年的特大干旱使中部地區飽受干旱之苦,各大、中型水庫蓄水都接近死庫容甚至干涸。到2002年春季,中部22座縣以上城市中有21座嚴重缺水。

在吉林省西部,1998年嫩江流域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大賚水文站洪峰流量達到22100m3/s,超過有水文記錄以來的任何一年。隨之而來的是長時間的干旱,從19992002年連續4年枯水年,嫩江江水不曾漫過河灘,而洮兒河下游連續3年斷流,1998年汛后蓄水4億多m3的月亮湖水庫到2003年汛前已經不足7000m3的水量。向海和莫莫格濕地是吉林省重要的濕地資源,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內兩個占地2000hm2的傅老文泡和堿地泡已完全干涸,保護區內唯一的一座大型蓄水工程向海水庫2.3m3的庫容也僅剩3000多萬m3,而且水質嚴重惡化,pH值高達9.1。濕地內大批鳥類無處棲身,被迫飛往他鄉。由于地表水的嚴重不足,人們大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急劇下降,白城市的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3m,嚴重的地方達5m以上。干旱給當地人民生產生活、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影響。

3.過境水量大、利用率小

從水系上講,吉林省有五大水系,分別是松花江水系、遼河水系、鴨綠江水系、圖們江水系和綏芬河水系,而過境水量最大、利用率最小的是吉林西部松花江水系的嫩江。嫩江發源于大興安嶺北麓伊勒呼里山,流經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大慶油田等重要城市和原油產區,在吉林省鎮賚縣丹岱鄉的白沙灘進入吉林省境內,在三岔河與松花江匯合。嫩江在吉林省境內干流長194km、流域面積78748km2,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216m3(大賚站以上)。洮兒河是嫩江一級支流,發源于內蒙古自治區科右前旗大興安嶺高岳山,流經內蒙古科右前旗,從吉啉省洮南市鎮西入境,經洮南市、洮北區、大安市、鎮賚縣,在大安市月亮泡匯人嫩江,流域面積33100km2,河長595km,在吉林省境內河長279km,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12m3。嫩江、洮兒河的年徑流量是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的50%,而吉林省實際利用水量不到1%,其余99%的水量沿松花江干流再次進入黑龍江省境內。

上一頁 頁碼:[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