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雨洪利用 >> 

吉林省雨洪資源利用的思考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連金海 任東升

二、科學利用雨洪資源

1.形成共識,利用雨洪資源是必然選擇

針對日漸短缺的水資源狀況,吉林省委、省政府調整思路,提出了由單一抗御洪水向主動防御洪水和適度增加洪水利用份額轉變,加快防汛工作思路的轉變。要把洪水看作是集中性的水資源補給,適度增加洪水利用份額,推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要提高調配洪水資源的能力,更好地適應生態省建設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吉林省一方面干旱缺水、一方面洪水資源白白流失的問題,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2.大膽實踐,科學引蓄雨洪資源

2003年,根據國家和吉林省氣象、水文部門的預測,嫩江有可能發生中等偏上洪水。為了科學利用雨洪資源,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6次到嫩江、洮兒河檢查防洪、引水工程,落實維修、配套資金,制訂調引水方案。省水利廳現場辦公,對水庫的控制性閘門哈爾金閘進行了農電線路改造,專線專用。200348日~510日,通過對嫩江白沙灘提水站向莫莫格濕地補水1500m3,使幾近干涸的濕地重新煥發出了生機。6月下旬,嫩江上游及其主要支流普降大雨。711日,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果斷下令,月亮泡水庫開閘引水。此后,隨著嫩江洪水的上漲和不斷演進,沿岸大小閘門、泵站陸續啟用,滔滔的嫩江洪水在科學調度下,陸續進入莫莫格濕地、查干湖濕地。與此同時,洮兒河龍華吐樞紐工程、蛟流河樞紐工程和滿洲岱樞紐工程聯合運用,洮兒河洪水也源源不斷地引入了向海濕地和白城運河。截至831日,月亮泡水庫共引蓄嫩江洪水4.71m3,其他閘站引蓄嫩江洪水4.57m3,引蓄洮兒河洪水1.51m3,累計引水總量為10.79m3。

3.因地制宜,科學利用雨洪資源

  吉林省的東部山區,水能資源豐富,城市缺水大多數是工程性缺水。東部山區雨洪資源利用應把雨洪資源的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結合起來。適當增加一些水保工程,增加山區植被,涵養水源。把農村電氣化縣建設、以電代燃料工程和雨洪資源利用結合起來。東部山區的水電站星羅棋布,但是還有70%的水能資源尚未開發,這些水電站不僅能夠創造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會將雨洪資源轉化為水能資源。把水利工程建設與雨洪資源利用結合起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東部山區將有一批水利工程開工建設,在規劃設計中不僅要考慮城市工程性缺水問題,而且也應把雨洪資源的利用作為規劃設計的一項內容來考慮。

吉林省中部是吉林省主要經濟帶,全省98座大中型水庫中的72座位于中部地區。中部雨洪資源的利用應著重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利用好松花江充沛的水量,通過星星哨水庫和石頭口門水庫向吉林省腹地輸送更多的松花江水;二是汛期的科學調度,近幾年在國家積極財政政策的拉動下,中部的病險水庫基本上都已進行過除險加固,防洪和蓄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應及時對江河警戒水位和水庫汛限水位進行核定,以提高江河、水庫的行洪、蓄洪能力,真正實現洪水調度科學化;三是提高預報預測手段,對流域自動測報系統建設要利用一切機會加快建設步伐,這是提高江河、水庫洪水預測預報精度的基本要求,是科學調度的根本所在。

吉林省西部是廣袤的平原,有眾多的泥沼和濕地,雖然西有嫩江,南有松花江,但都是擦邊而過,西部利用雨洪資源在2003年嫩江中等洪水的情況下已經做了有益的嘗試,應進一步考慮引嫩江水進入白城市,通過引洮渠道進入向海濕地。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