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意見
王浩(中國工程院院士、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實現雨洪利用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體現,《深圳雨洪資源利用規劃研究》將為深圳開辟第三種供水水源,與另外兩種供水資源——本地水庫水資源和東江水資源一起,增加深圳的供水保證率。該《規劃研究》采用了一些創新的技術,將工程措施與深圳的降雨特點結合了起來。若實施的話,在某些地方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并且,此次規劃是水務局與規劃局合作完成,與深圳的城市規劃相協調,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鑒定委員會建議:增加風險性分析內容,補充雨洪資源利用與污水處理回用等其他非傳統水資源的經濟比較,強化政府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機制,抓緊實施。
劉天亮(高工):城市建設需要從多角度進行規劃指導!渡钲谟旰橘Y源利用規劃研究》從戰略上為深圳市開辟了新的水資源,在水資源的利用上開辟了先例,將為深圳市以后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新加坡、德國、日本等五大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采用雨洪利用技術,國內的北京、天津、大連等城市已經開展試點。
新加坡:嚴禁開采地下水,只能利用地表水,蓄積雨水供給飲用水、河道攔蓄雨水、“新生水”和自然水混合使用;
德國:雨水應用領域廣泛,設備一流,家庭可節省50%飲用水量,設置專門管理機構;
日本:保持水土、合理補充開采地下水,新建項目要求進行雨水利用,鼓勵開發商、市民進行雨水利用,積極培養雨洪利用方面的人才;
中國:農村大口井、土窖、水源保護林、大棚溫室頂部雨水收集滴灌系統城市起步較晚,北京、上海、天津、大連等城市開展了雨洪利用研究和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