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渴”水庫連日“暴飲”
這次出現險情的水庫多在干旱嚴重地區
8月20日,全市平均降雨量突破200毫米,市氣象臺“破天荒”地發布了黑色暴雨信號;8月21日,全市平均降雨量接近100毫米,黃色暴雨信號高懸一整天。40余小時里,深圳上空傾瀉下來300毫米雨量,嚴重影響了城市安全。僅龍華一地,20日全天降雨量就達到304毫米。龍華民治水庫不堪重負,雖全力泄洪仍抵不過入庫大水,最終需要掘開副壩增加泄洪量(開掘量較小,每秒不足1個流量)。
長期以來,龍華片區缺水情況比較嚴重,去年、前年,民治水庫曾一度接近死庫容,幾乎無水可供,造成周邊許多小區生活用水成問題。前些年市政管網還未能進入龍華街道,整個龍華幾乎靠民治水庫供水。那時,所有人都盼著水庫范圍內能痛快下一場雨。此次降雨在短短一天內便令民治水庫蓄水突破防限水位,原本盼都盼不來的清澈雨水剎那間成了洪水猛獸。難怪在抗洪現場民治水庫負責人向記者感嘆:要能給老天爺裝個水龍頭就好了。他告訴記者,前兩年遭遇50年來的嚴重干旱,水庫幾乎見了底,他們天天被老百姓埋怨。如今又碰上特大暴雨,水庫被迫泄洪,影響周邊群眾正常生活,他們的壓力更大了。倘若老天能讓降水時空分布平均些,那便萬事大吉了。
據記者觀察,這次暴雨中出現險情的水庫幾乎都在受干旱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東部的壩光犁壁石水庫,是一個蓄水量遠不足100萬立方米的、嫘退畮。一度需要開閘泄洪的楓木浪水庫、徑心水庫也都屬于龍崗區的小型水庫。這些水庫幾年來都處于“吃不飽”狀態,如今一下來個“暴飲暴食”,出現“消化不良”在所難免。周邊群眾原本喝水都會遇到困難,如今卻要為暴雨成洪而煩惱。
40億方雨水白白流走
5年后我市年需水量缺口近7億立方米
深圳是全國七大缺水城市之一,居民生活、生產用水基本靠東江水源工程和東深供水工程從東江“搬”水過來。據測算,東江水源工程每從東江引水1立方米,需要成本0.7~0.8元。而收集雨水則幾乎不需要成本。
水務專家粗略算了一筆賬:1平方千米的面積若能蓄積100毫米雨水,便可蓄水10萬立方米。兩天來的連續降雨帶來了300毫米雨水,相當于每平方千米“堆水”30萬立方米。這當然只是理想主義的估算。根據氣象、水務部門的長期觀測統計,深圳市每年可產生近40億立方米的雨水。然而現實情況是,絕大部分雨水流入了大海,暴雨時節還給城市防洪帶來了沉重壓力。
據水務部門測算,到2010年我市年需水量為19.43億立方米,目前已落實的水資源量僅為12.59億立方米。倘若能從雨水中回收利用20%,每年便能新增水資源近8億立方米,既可解決缺水問題又能減輕大雨致洪對城市造成的影響。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