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雨洪利用 >> 

雨洪水有了新用途—從防汛抗洪看治水新思路的實踐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

充分利用雨洪,將雨洪資源化,使之為人民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今年全國防汛抗洪工作的又一亮點。

    稀釋水體  減輕污染

運用雨洪水改善河道水質,堪稱今年天津市防指的“得意之筆”。2004年汛期,天津北部上游地區降雨,部分洪瀝水進入天津境內。在保證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市防指辦公室利用下泄洪水沖洗薊運河,對寧河至漢沽段的河道進行了一次大“換血”,多年沉積的污水臭水被泄掉了,換上了干凈的雨洪水。被雨洪水置換后的河道水質,既能基本滿足農田灌溉要求,又使河道兩岸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
  2004年7月15日,淮河支流洪汝河、沙潁河、渦河上中游地區發生較大洪水。沙潁河、渦河是淮河干流最大的兩條支流,河道內滯留污染水量達2.25億立方米,對淮河干流構成嚴重的污染威脅。7月16日,淮北地區出現了大范圍降雨,淮委水保局立即啟動應急監測方案,及時發布了水質預警預報。在保證防汛安全的前提下,防汛部門利用阜陽閘對上游洪水前峰污染水進行了攔蓄,對閘前的污染水體進行稀釋,后開閘大流量泄洪,使下泄水體污染濃度有了明顯降低。當污染水體到達洪澤湖時,江蘇省防指及時加大三河閘下泄流量,同時關閉二河閘,最大限度縮短污染水體的行進線路,減輕了污染。據統計,經過洪水的稀釋,沙潁河累計下泄污水量3.8億立方米,渦河累計下泄污水1.6億立方米。
  利用雨洪水釋污或置換水體,使水污染治理“四兩撥千斤”,省力省時又效果明顯。

    科學調度  雨洪開源

雨洪也是寶貴的淡水資源,在2004年的防洪中再次得到充分的闡釋。7月28日,受洞庭湖支流來水影響,長江出現一次漲水過程,湖北省沿江的黃岡、咸寧等市搶抓長江水位上漲的有利時機,開啟涵閘共計引水6000多萬立方米,補充水源,蓄水防旱。此外,鄂州市根據天氣預報和防洪搶排的實際情況,結合周邊農田灌溉用水控制湖泊水位,從7月27日開始,果斷對梁子湖、花馬湖、洋瀾湖等湖泊實施停機停排,一舉增蓄湖水1.2億立方米,補充了抗旱水源。
  在河北石家莊市,由于前期降雨較多,靈壽縣橫山嶺水庫入汛后超過汛限水位,而行唐縣口頭水庫、靈壽縣燕川水庫、元氏縣八一水庫蓄水不足。石家莊市防辦經過專家會商,決定實施調水行動。這次歷時15天的調水,跨平山、井陘、鹿泉、靈壽、行唐、元氏6個縣(市),行程139公里,分別向3座水庫補水近2000萬立方米。
  這些地區改變了傳統的洪水“入海為安”的觀點。他們用雨洪水灌湖灌庫,既給了洪水出路,又蓄積了淡水資源,為后期可能出現的干旱作好了水源儲備。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雨洪水有了新用途—從防汛抗洪看治水新思路的實踐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