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雨洪利用 >> 

雨水徑流水質狀況的研究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

2.2污染物從路面到受納水體的遷移過程分析研究

引起路面徑流污染的重要污染源是機動車輛的運行,其排放的污染物質如輪胎顆粒、筑路材料顆粒、燃料燃燒排放物、發動機油料和所運送物資的泄漏物等,這些物質晴天累積于路面,雨天即被徑流沖刷進入水體。

國外對污染物的遷移過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HuberDickenson提出了污染物在晴天的累積模式,該模式認為污染物在晴天的累積量是時間的指數函數;MetcalfEddy等提出地表污染物的沖刷模型,該模型認為徑流過程中不透水地表表層沉積物的沖刷速率與沉積污染物的量成正比。

Deletic(1998)采用自動監測設備對城市地表雨水口處徑流雨水水質的pH、溫度、濁度及電導率進行了連續測定,獲得了大量的數據,并給出了固體排放速率與地表徑流量的相關式。Sansalone[7]1997)報道了城市道路路面徑流中重金屬污染物的測試研究結果,分析了溶解態及非溶解態金屬的徑流排放特征。目前,國外許多國家通過對多年暴雨徑流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計算機模擬,建立了很多用于描述徑流過程的數學模型,常見的有SWMM、NPS、 MOSQITOFLUPOL等。

3.污染物質對受納水體水質的影響研究

污染物質隨徑流進入水體后對水體水質的影響很大,水體的許多物理、化學性質隨之改變,據Ellis的研究[17],受納水體中金屬含量的35%75%來自于公路路面徑流,其中來自公路路面徑流的Cd、CuPbZn含量分別占水體總含量的46%、78%47%、13%Stotz[18]的研究認為,公路路面徑流中PAH5的含量是未受污染的河水或湖泊水的5060倍;長安大學的陳瑩[13]對西安臨潼高速公路路面徑流污染特性及其對受納水體水質影響進行了探討,指出污染負荷法和數學模型計算法是評價公路路面徑流對受納水體水質影響的有效方法。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雨水徑流水質狀況的研究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