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雨洪利用 >> 

城區屋面雨水用作中水補充水源的可行性分析

時間:2006-12-04 來源: 作者:



1.2.2
作中水補充水源

  將雨水作為中水的補充水源,用于城市的綠地澆灌、路面噴灑、維持城市的水體景觀等,可有效地緩解城市供水壓力。目前國內外雖然已做了一定的雨水利用研究工作,但主要側重在雨水的滲透回灌,而考慮雨水回用及其與中水系統銜接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主要就這一方面進行可行性分析。

2
 現行中水系統運行情況分析

  中水工程作為一種污水回用技術,六十年代產生于日本。隨著工業發展、人口膨脹、淡水資源日益緊缺、水量不足和水質惡化已成為當今世界上許多城市普遍存在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世界上許多國家相繼開展了污水資源化的研究工作。中水工程的建設作為污水資源化的一種手段,是解決水資源緊缺,提高污水利用率的有力措施。
  現有中水系統采用的處理流程分別以生化、物化兩種方法為主,其中又以生化處理工藝居多。根據已有的調查研究表明,中水設施的建設與運行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已影響到中水回用技術的推廣。這些問題包括:
 。1)水量平衡計算不合理,從而使設計與實際處理規模相差較大,運行成本高。
 。2)調節池容積偏小,在運行中必須交替進行中水溢流和自來水補充。
 。3)水質不達標,所選工藝流程的處理能力有限,使出水不理想。
  其中水量平衡是目前中水系統設計與運行的一個主要問題。

3
 雨水用作中水補充水源的可行性分析

3.1
可利用的雨水量

  城區可利用雨量在實際利用時要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如氣候條件、降雨季節的分配、雨水水質情況和地質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制約以及特定地區建筑的布局和結構等其它因素的影響。因此所謂雨水利用,主要是根據利用的目的,通過合理的規劃,在技術和經濟可行的條件下使降雨量盡可能多地轉化為可利用雨量。如北京地區年內降雨分配極不均勻,根據氣象局多年統計資料,北京市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因此雨水的利用應根據具體的情況加以分析。對于城區雨水主要有屋面、道路、綠地三種匯流介質。在這三種匯流介質中比較而言,地面徑流雨水水質太差;綠地徑流雨水基本以滲透為主,可收集雨量有限;比較而言屋面雨水便于收集利用,其利用價值最高。當然屋面雨水根據已有的研究表明,初期徑流水質也較差,這主要是屋面材料分解和大氣污染的原因,所以屋面徑流進行利用時也需考慮初期棄流,以減輕處理構筑物的負擔,節約投資和運行費用。本文也主要針對屋面雨水加以討論。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城區屋面雨水用作中水補充水源的可行性分析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