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的總儲量平均每年約為2800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且水資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區嚴重缺水。到2030年,我國“三北”地區的總缺水量將達到3000多億立方米。調水工程實施中,如果每立方米水需12元人民幣,則1000億立方米的調水量需12000億元人民幣。
在我國研究和探索實施雨水利用,可以緩解供水不足的矛盾,解決水資源短缺。若將我國每年約60000億立方米的雨水充分利用起來,我國水資源緊缺將得到緩解。
國外在雨水資源利用方面,一些國家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并建成不同規模的示范工程。德國第三代雨水利用技術的特征表現為設備的集成化。從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儲存、過濾、滲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擁有一系列的定型產品和組裝式成套設備。日本和德國的建筑師還設計建造出集太陽能和雨水利用為一體的花園式生態型建筑,這些國家在政策資金全方面均對各地區和用戶在雨水利用上給予支持。
我國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區有小型、局部的應用。如山東的長島縣、大連的獐子島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大中城市及小區的雨水利用處于研究階段。2001年國務院批準了“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F已立項研究,開始在城市采用示范工程進行推廣和應用。
對雨水資源的利用途徑有水池式蓄水;水渠截流蓄水;堰塘蓄水;湖泊蓄水;雨水滲透間接利用和小區綠地及草坪蓄納雨水等途徑。
關于雨水資源利用的發展可歸納以下四點:
1、制定雨水利用實施的短期(5年、10年)及長遠規劃(15年乃至50年)。首先重點投資和研究生態和住宅小區的雨水資源利用情況。
2、借鑒外國經驗,結合實際制定出相關的法規、政策,以及施工驗收和技術標準。
3、建立城市和小區雨水資源利用信息庫。
4、建立局部地區城市雨水收集研究機構,組織多學科專家,進行分析、論證及可行性研究,立項及實施。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