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雨洪利用 >> 

城市水生態雨洪利用模式研究

時間:2007-03-19 來源: 武漢大學 作者: 劉武藝

摘 要:城市化進程加快給城市水生態帶來一系列影響,改變了原有城市水體自然循環路徑,導致城市地區特有的水文效應和水環境效應;城市土地性狀以及氣候條件的改變使得城市雨洪產匯流特性顯著改變,雨洪致災因素增多。但另一方面傳統的城市雨洪排水模式,造成水體的單向循環流動,既造成城市雨水資源浪費,又造成受納水體污染。因此,現代城市雨洪排水模式應在減少雨洪災害和發揮雨水資源潛在價值間尋求平衡,并兼顧城市水生態系統健康循環。

    本論文以鄭東新區CBD區生態水系建設中的雨洪排水資源化利用項目為背景,探討了面向城市水生態的雨洪利用模式。在查閱大量國內外城市水生態建設及雨洪排水資源化利用資料的基礎上,分析了城市化過程中,城市化對水資源、水環境、水循環造成的影響,以及城市雨洪特性及其生態機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面向城市水生態的雨洪排水系統模型;探討了一系列城市雨洪就地利用模式(屋頂集雨、下沉式綠地、地面滲透設施等),并對各項措施的就地利用資源量進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城市雨洪徑流傳輸過程模擬模型,闡述了該模型的建模思路,并對城市地區的雨洪澇災害進行了分析;針對雨洪利用過程中的初期雨洪污染問題和河湖健康循環需求提出了城市雨洪生態凈化及河湖水循環設計模型,利用人工濕地凈化處理水體并構造湖濱濕地特有景觀;提出了城市雨洪集中利用模式,即一方面蓄積雨洪資源作為城市湖泊水源,另一方面將該部分水體用于城市雜用水分配,以促進河湖水體健康循環;從城市雨洪資源化利用綜合效益最大角度提出了城市雨洪回用量分析計算模型,并對城市雨洪資源化利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了定性分析。

關鍵詞:城市水生態;雨洪利用;就地利用;集中利用;生態凈化;健康循環

下載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