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組裝配套雨水匯集利用單項技術,建立試驗示范區,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不斷擴大技術的應用范圍
根據調查,專題系統總結并提出了黃土高原3種水窖配置模式及相應的窖水配套技術,即峁頂光頭式配置模式,路旁葡萄串式配置模式及場、院、凹地單點式配置模式,其相應的窖水高效利用技術為自壓微灌、外動力加壓微灌、坑灌及水肥穴灌。同時,在定西縣安家坡流域實驗示范區創建了坡耕地活動式集雨自壓滴灌雨水高效利用實體模型。提出“上部坡地夏季種糧、秋季覆膜集雨、地邊打窖貯水、補灌下部作物”的一地多用,低耗高產,水保與集雨相結合的綜合配套模式。
結果表明:防滲膜集流效率達到93%,補灌新修梯田玉米畝產達到
為了加大人工匯集雨水利用技術力度,在“節水農業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辦領導、項目專家組、示范區地縣鄉村各級領導、專題協作單位和專題全體工作人員的配合下,本專題在甘肅定西縣安家坡流域和九華溝流域、陜西富平縣底店鄉建立了3個試驗示范區,示范了各種集流場和水窖建造技術、集雨補灌應用滴灌、噴灌、微灌、點澆和坐水種等節水灌溉和抗旱補灌技術。包括小麥、玉米、谷子等作物,以及果樹和大棚蔬菜,共計示范推廣面積167hm2,增產效益明顯。僅定西縣安家坡流域和九華溝流域集雨節灌水窖878眼,補灌農田133hm2,畝產糧食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