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雨洪利用 >> 

人工匯集雨水利用技術研究主要進展

時間:2007-03-08 來源: 作者:

  五、組裝配套雨水匯集利用單項技術,建立試驗示范區,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不斷擴大技術的應用范圍

  根據調查,專題系統總結并提出了黃土高原3種水窖配置模式及相應的窖水配套技術,即峁頂光頭式配置模式,路旁葡萄串式配置模式及場、院、凹地單點式配置模式,其相應的窖水高效利用技術為自壓微灌、外動力加壓微灌、坑灌及水肥穴灌。同時,在定西縣安家坡流域實驗示范區創建了坡耕地活動式集雨自壓滴灌雨水高效利用實體模型。提出上部坡地夏季種糧、秋季覆膜集雨、地邊打窖貯水、補灌下部作物的一地多用,低耗高產,水保與集雨相結合的綜合配套模式。

  結果表明:防滲膜集流效率達到93%,補灌新修梯田玉米畝產達到210kg,比對照區增產40%;集流場坡地覆膜后播前土壤含水量為15.43%,而對照區為12.48%,有效地保持了土壤水分。坡地春小麥畝產166.8kg,比對照區高33.5kg,增產25.1%

  為了加大人工匯集雨水利用技術力度,在節水農業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辦領導、項目專家組、示范區地縣鄉村各級領導、專題協作單位和專題全體工作人員的配合下,本專題在甘肅定西縣安家坡流域和九華溝流域、陜西富平縣底店鄉建立了3個試驗示范區,示范了各種集流場和水窖建造技術、集雨補灌應用滴灌、噴灌、微灌、點澆和坐水種等節水灌溉和抗旱補灌技術。包括小麥、玉米、谷子等作物,以及果樹和大棚蔬菜,共計示范推廣面積167hm2,增產效益明顯。僅定西縣安家坡流域和九華溝流域集雨節灌水窖878眼,補灌農田133hm2,畝產糧食平均300kg,較大田對照增產90%,補灌水分利用效率達到2kg/m3以上。本專題已達到和超額完成攻關合同的指標任務。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人工匯集雨水利用技術研究主要進展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