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實現大量節約灌溉用水?
時間:2007-01-20 來源: 作者:中國工程院院士 山侖
(四)重視生物節水技術,培育節水耐旱新品種
目前,嚴格意義上的生物節水技術尚處于次要地位,但可以予見,當水的流失、滲漏、蒸發得到有效控制,水的時空調節得到充分利用之后,生物性節水——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耐旱性就顯得更為重要,可視為實現進一步大量節約農業用水的關鍵環節和最終潛力所在。為挖掘植物自身的高效用水,選育出抗旱節水新品種、新類型被認為是一個核心目標。已經證明,WUE是一個可遺傳性狀,作物種間和品種間WUE差異顯著。但是,以耐旱和高WUE為目標的育種工作進展遲緩,困難可能是在常規育種條件下,耐旱節水性狀與豐產性狀往往難以結合。近年來通過基因工程手段進行基因重組以創造耐旱、節水新類型的研究十分活躍,成為生物學和農業工作者關注的一個熱點,但應充分認識到其復雜性。要獲得生產上能廣泛應用的節水耐旱轉基因植物雖具有良好前景,但不應聲稱很快就會實現。當前應從以下幾點做好工作;(1)挖掘抗旱節水種質資源;(2)重視不同層次上節水耐旱育種的相互關系,將常規育種與基因工程育種緊密結合起來;(3)當前將獲得耐旱節水轉基因植物研究的重點放在林草植物上更為可行;(4)加強生物節水基礎研究,明確不同節水耐旱機制所起作用大小,以尋求起關鍵作用的節水耐旱主效基因。鑒于生物節水研究對未來農業節水可能產生的巨大推動作用,建議納入國家科技規劃,給予長期穩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