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創建節水型社會 >> 

節水型社會體制建設研究

時間:2006-12-26 來源: 作者:

節約用水早已成為社會共識。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我國水資源污染嚴重、水供求關系緊張、水資源嚴重短缺現象越來越嚴重。與此同時,卻是用水的低效率。社會各界尤其專家們想過很多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其中,大家達成了一個共識:建設節水型社會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的矛盾的一個根本性措施。我們對節水型社會體制建設,提出5個機制的內容,供有關方面參考。

這五方面是:價格機制、水資源的開發和管理機制、技術創新機制、激勵機制、水資源的保護機制。

水的價格機制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價格是最重要的市場信號和資源配置手段。因此,水價的制定只有遵循價值規律,全面反映用水成本,充分考慮水資源的稀缺性,才能形成合理的供需關系,推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要建立節水型社會,首先就要建立起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

目前,我國的水價偏低,不能反映出水資源的稀缺程度。水價不能起到調節水資源供需的杠桿作用,導致水資源的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供水企業虧損,另一方面水資源浪費嚴重。如黃河沿岸一些農村使用1000立方米黃河水澆地,所付價格居然比一瓶礦泉水還便宜,過低的水價很難培養用水者的節水意識。而一些國家的經驗表明,利用水價來調整水資源的供需狀況,是實現節約用水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如德國、荷蘭等國都不缺水,但從保護環境、平衡生態的角度出發,都非常重視通過價格機制節水。居民用水的水價中,包含了清水成本和污水處理成本兩部分,高昂的水價,使居民不得不擰緊水龍頭;而工業上也設法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目前德國工業用水平均重復利用3次,著名的大眾汽車公司用水可循環利用5~6次(何斌)?梢娡七M水價制度的完善,是建設節水型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水價的調整是有條件和空間的,世界銀行研究認為,當水費占家庭收入的1%時,對心理影響不大;而當水費占家庭收入的5%以上時,則對心理影響很大,并考慮水的重復利用問題。目前我國居民生活水費支出一般僅占家庭收入的1%以下,工廠企業水費支出一般僅占工業產品成本的0.1%~0.4%(施熙燦),因此我國調整水價將是有條件的。水價的提升不單單是個價格問題,也體現了水作為一種戰略資源所具有的價值。統一提高用水的價格是一個方面,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對用水計價方式做出一些創新的嘗試,比如,采取高峰水價、超計劃用水水價、階梯水價等方式。北京、上海、江蘇等地開始著手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價,階梯水價對正常、合理用水的居民沒有增加負擔,但超額用水者卻需要付出高價,這是科學、合理的,有助于公民節水觀念和習慣的養成。可以預料到,在上浮城市居民用水價格的基礎上,實行階梯水價制度,將更有利于居民培養節約用水的意識,從而有利于節水工作的開展。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節水型社會體制建設研究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